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心铸魂”学生理论宣讲团秉持“以史为鉴励心,以行践志铸魂”的宗旨,以“调研、宣讲、整理”为基石,走进基层,让青春之声与红色历史同频共振。2025年7月20日,“红心铸魂”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李桐、裴甜甜前往石家庄解放纪念馆进行深入调研,收集石家庄红色历史资料,为后续宣讲提供材料支撑。
在纪念馆内,宣讲团成员依次参观了“石门风雨路”“开国第一城”“筑梦石家庄”三大主题展厅。通过细致考察珍贵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及多媒体影像,团队系统梳理了石家庄从解放到发展的完整脉络,为红色资源的基层宣讲积累了核心素材。
首厅“石门风雨路”聚焦1921—1947年的革命斗争史,正太铁路大罢工的工人群像、高克谦烈士就义的纪实场景、华北人民政府成立的珍贵文献,清晰勾勒出石家庄人民追求解放的抗争轨迹,这些具体史实将转化为更鲜活、更亲近的宣讲内容,用本土先烈的故事拉近青少年与历史的距离,成为面向学生群体的革命精神启蒙。第二展厅“开国第一城”以多媒体全景技术还原解放战役全过程,从战术部署到军民协作的细节,为团队设计“青年专场”的主题宣讲提供了生动案例。第三展厅“筑梦石家庄”则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建设的奋斗历程,从工业起步到现代化发展的演进不仅为宣讲中“红色精神与当代实践相结合”提供了现实注脚,而且能在基层宣讲中更好地衔接历史与当下。
调研过程中,宣讲团成员在“石门风雨路”展厅结合烈士事迹,以“青春为何而奋斗”为主题,将烈士的革命选择与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相结合,录制了面向学生群体的微团课;在“开国第一城”展厅的解放战役场景前,围绕“军民协作中的团结力量”主题,结合影像资料与史实细节,录制了适合青年学习的微团课。这些课程力求用“青年化表达”解读红色历史,既保留真实性,又通过场景化拍摄增强感染力,为后续线上传播红色资源、扩大宣讲覆盖面做好准备。
此次实地调研不仅深化了团队对石家庄红色历史的认知,更通过场景化史料的梳理,为不同受众的宣讲主题找到了精准切入点,推动网络红色资源向“可讲、可感、可传”的基层传播素材转化。未来,“红心铸魂”学生理论宣讲团将持续以青春之力激活红色资源,为推动红色基因在基层落地生根注入持久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牛一帆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