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张尹馨),广州新华学院村香晨韵突击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支教老师们来到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流沙镇东街道北山村北山小学开展为期十天的“蝉鸣夏日,文明筑梦”暑期美育公益课堂。依托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以美育浸润学生,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
纸张是平面的,但平面的纸张遇到灵巧的双手便会化作飞向蓝天的纸飞机,夜里绽放光芒的书灯,磁片上的画作,奶茶杯上的缤纷。一张普通的白纸,经过孩子们的裁剪、折叠、翻转、组装,蜕变成立体多彩的艺术品,饱含着孩子们独特的创意与想象。平面纸张的蜕变正是美育种子播撒的结果,手工带来的不仅是美育的启蒙,更有创造力、想象力碰撞的火花。
以纸为灯,折出夜里闪耀的光芒
纸页轻盈而平凡,却恰恰是这朴素媒介,照亮黑夜的山村与孩子们的心灵。一折一叠间,孩子们用专注和耐心,将纸页折叠、粘连,制作成精巧的折纸书灯。初始,面对支教老师们的讲解,不少孩子只以眼中的疑惑回应。纸页总不听使唤,双手也似乎失去了控制,书灯难以成型。支教老师们结合孩子们的接受程度不断调整制作方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用耐心与鼓励引导孩子们在一次次尝试中坚持下来。渐渐地,纸页被驯服,指尖翻飞处,平凡纸张也萌生出挺拔的棱角和柔美的弧度。孩子们肆意地在书灯上记录下年少的色彩,被装点后的书灯在夜光下熠熠生辉,如同少年的梦想照亮了山村的教学楼。
图为支教老师们讲解折纸书灯的制作步骤
图为孩子们在认真地制作书灯
图为折纸书灯成品展示
以纸为媒,张贴创意的梦
小小的纸片,附以多彩的颜色,张贴在亚克力板与磁片间,铺成了孩子们通向创意彼岸的桥。纸片上是色彩斑斓的花海,“未来可期”的期望,憨态可掬的卡通小猫……小小冰箱贴上展现的是孩子们纯真而美好的想象。支教老师们由制作技巧的讲解到创意切入点的引领,打通孩子们的创意巧思,手中的画笔被赋予了魔法,描绘出自然之美,心灵之美,生活之美。原本普通的纸片也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当纸片粘贴在磁片上,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冰箱贴应运而生。色彩斑斓的冰箱贴与孩子们自豪的笑容交织,绘就了创意的梦。纸张不再是静态的物品,更化作动态的梦张贴在山村深处。
图为孩子们展示冰箱贴成品
图为冰箱贴成品展示
以杯为布,画出夏日的缤纷
画作于纸上,少了灵动。平摊的纸张困不住少年的活泼,支教老师们以杯子作画布,为孩子们搭建创作的舞台,让少年的跳脱在杯子的创意舞台得到展示,绘出夏日的缤纷。创意杯子画,创意风铃有足够的空间给孩子们展示他的世界,探索美的概念。支教老师们展示制作步骤与成品示例后,将时间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在美的世界里摸索。孩子们纷纷挥动手中的画笔,画下夏天的第一杯奶茶,夏日清爽的西瓜,拥有喜怒哀乐的雪梨……透明的杯子不再单调,被缤纷的色彩,淡雅的风铃充实,交上了孩子们对美探索的答卷。
图为支教老师讲解创意杯子画的制作步骤
图为孩子们在认真地创作杯子画
图为创意杯子画成品展示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美的探索从一张普通的白纸出发,在折叠间熔铸孩子们的创意;从一个普通杯子启航,在画笔上倾注天马行空的想象。当一张张纸变成夜里绽放的书灯,冰箱上张贴的画作;当一个个杯子变成棉线上悬挂的风铃,桌面上的饰品,美育的种子已然在乡村的教学楼发芽。下课铃响过后,支教老师们就像微风拂过山岗,留下了清凉,带走了燥热。孩子们或许不记得曾经上课的人,但绽放过的书灯不会熄灭,播下的美育种子不会腐朽。在夏日的蝉鸣下,孩子们对美有了感知,那么这场相遇便不会有遗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姜欣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