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凌圣鑫、罗美婷)为深入探究乡村体育赛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及实现路径,广西师范大学“闯闯就队”近日赴广西阳朔县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当地特色攀岩赛事,通过走访场馆、访谈群众等形式,系统梳理赛事发展现状及其在促进民族交流融合中的实践成效。
实地探访攀岩赛事
阳朔县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户外资源,在乡村体育赛事领域尤其是攀岩项目上颇具特色。
▲图为桂林阳朔
团队首先前往阳朔县特色攀岩馆,实地了解当地乡村体育赛事的核心载体。在攀岩馆内,团队成员与前台工作人员展开细致交流,逐一询问场馆运营模式、承接赛事类型、参与人员构成等关键信息。
据工作人员介绍,阳朔凭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已成为国内户外攀岩的重要目的地,攀岩馆常年承接各类中小型赛事,涵盖亲子体验、业余挑战等多种形式。“来这儿的不仅有本地汉族、壮族群众,还有不少藏族、维吾尔族的游客专程来参加活动,赛事时大家一起攀爬、互相加油,特别热闹。”工作人员的讲述,让团队对赛事的民族参与度有了直观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与前台进行访谈
团队成员还观察了场馆的设施布局、赛事组织流程等细节,记录下攀岩赛事在吸引多民族参与、营造团结氛围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为后续分析积累了基础素材。
多方观察赛事影响
离开攀岩馆后,团队深入阳朔县景区及周边商户,与游客、商户工作人员展开随机访谈,多维度了解攀岩赛事的辐射效应。
“第一次来阳朔参加攀岩赛,就认识了几个不同民族的朋友,大家一起训练、分享技巧,感觉特别亲切。”一位来自甘肃的回族游客分享了自己的体验,他表示赛事不仅让他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更增进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商户工作人员则从产业角度谈了感受:“赛事多了,来的客人就多,我们店的生意比以前好不少。更重要的是,来自不同民族的商户现在合作得更紧密了,比如苗族的银饰店、壮族的美食摊,经常互相推荐客人,像一家人一样。”这些反馈,让团队清晰看到赛事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悄然促进各民族间的互助协作。
团队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不同民族群众对攀岩赛事的认知和评价,进一步验证了赛事在增强民族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图为团队成员与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调研收获与未来展望
此次调研通过“场馆探访+多方访谈”的方式,初步掌握了阳朔县攀岩赛事的发展特点:以自然优势为基础,以赛事活动为纽带,形成了“运动交流—文化互鉴—情感交融”的良性循环。团队发现,这类乡村体育赛事虽规模不大,但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方面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过在赛事品牌化、多民族文化融合展示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闯闯就队”表示,将系统整理调研数据,结合相关理论,深入分析攀岩赛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作用机理,提炼可推广的实践模式。团队计划形成针对性研究报告,为优化乡村体育赛事设计、深化民族交流融合提供参考。
撰文 | 凌圣鑫
图片 | 凌圣鑫
审核 | 罗美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凌圣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