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5日,无锡职业技术大学 “联湘锡遇” 社会实践团队联合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深入湘西龙山县捞车河村、农车镇、靛房镇石堤村及花垣县十八洞村,开展土家族非遗数字化保护实践。
团队走访土家织锦传承人刘代娥,摆手舞传承人张明光、符清文,毛古斯舞传承人彭南京、彭英华,咚咚喹传承人彭继蓉等,通过高清扫描、动作捕捉、传感器记录等技术,为土家织锦、摆手舞、毛古斯舞、咚咚喹四项国家级非遗建立数字档案。
此举意义深远,既破解了非遗传承中 “口传心授易失真、技艺细节难量化” 的难题,为传统技艺建立了可精准复制的数字标准;让古老文化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代际高效传递。在十八洞村,结合抗战胜利 80 周年,团队更深刻体会到,非遗数字化保护不仅是技艺的留存,更是对民族精神根脉的守护。团队计划开发沉浸式体验平台,让技术与文化双向赋能,让土家族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图为无锡职业技术大学“联湘锡遇”社会实践团队与湘西民院师生师生合影。茅家俊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莹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