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青春,以青年行动探索应对环境变化的锦囊妙计 —— 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赴长沙县泉塘中学“家乡生态调研行”

发布时间:2025-08-08 09: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汪子一 王敏 覃雲慧 陈曦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汪子一 王敏 覃雲慧 陈曦“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一年就能减少数百吨的白色污染。”近日,长沙县泉塘中学如火如荼的开展了一场“实地调研+环保课堂+互动实践”多样化形式的“家乡生态调研行”。本次调研之行,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引导中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共吸引了泉塘中学10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

调研伊始,志愿者们带领泉塘中学的学生们走出教室,在校园及周边社区开展环境观察活动。志愿者们分组行动,引导同学们记录身边的环保细节,如垃圾分类情况、绿化带维护、水资源利用等。本次实地走访中,泉塘中学的八年级李同学感慨道“以前觉得环保离我们很遥远,但通过这次观察,我才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细微之处见生态,破解密码小能手

志愿者们将泉塘中学划分为运动区、食堂区、绿化地带和周边社区四个观测单元,指导学生使用 pH 试纸、分贝仪等简易工具,记录生态调研数据。“大家注意观察操场角落的排水口,这里的青苔分布密度比去年增加了近15%,这可能与周边工地施工导致的雨水含沙量变化有关。”志愿者向围拢的初中生们讲解着看似寻常的自然现象。初二的王同学在观测日志中写道:“以前从没注意到,食堂后的垃圾桶周边土壤 pH 值比花坛低了 0.8,原来剩饭剩菜的渗漏会让土壤变酸。”基于此发现,志愿者带着学生们一起探索解决此现象地锦囊妙计。“既然食堂泔水会影响土壤,我们可以效仿‘蚯蚓农场’的做法,用厨余堆肥来改良土壤!” 在“解决方案工作坊” 中,初一学生张悦的提议引发热烈讨论,志愿者们化身 “方案导师”,引导学生将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具体行动。

图为志愿者正在进行实地调研 供图1

创新与实践并举,知识讲堂铸造新知

继生态调研后,志愿者们开展了环保课堂。讲堂聚焦 “环境变化的幕后推手”,志愿者结合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解析了身边环境变化的原因。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温室效应、酸雨形成等环境问题的科学原理,并展示了泉塘中学周边近年来的空气质量数据变化图表。“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周边工厂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和绿化面积的增加,我们这里的空气质量在逐年改善。” 刘畅指着图表说道。​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志愿者们还带来了简易的实验装置。在 “水质净化小实验” 中,他们将含有杂质的水倒入装有活性炭、石英砂等过滤材料的装置中,不一会儿,浑浊的水就变得清澈起来。“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自然界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当污染超过其承载限度时,就需要我们人类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志愿者地讲解让同学们对环境治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制定实践小指南,家乡生态我来护

活动最后, 志愿者们以“我的环保小行动” 为主题,发放了 “环保行动记录表”,让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周的环保计划,如 “每天随手关灯”“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 等。志愿者们对同学们的计划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相互监督,共同完成。泉塘中学的张老师表示:“这样的环保知识讲堂非常有意义,它让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知道了该如何行动,相信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本次“家乡调研之行”活动已然落幕,但环保的种子已经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而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也表示,会继续关注泉塘中学的环保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子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