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政法学院“兵帼玫瑰绽边疆,同心铸牢民族魂”民族团结实践服务团开展民族团结心愿树共创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8 12: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郝静蕾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郝静蕾、李润)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前海街道前海社区,一场围绕民族团结的暖心活动,正借“心愿树”这一载体徐徐展开。7月18日,新疆政法学院“兵帼玫瑰绽边疆,同心铸牢民族魂”实践服务团,与社区居民、孩子们一同将对团结的美好期盼,倾注于笔墨、印刻在掌心,让“民族团结”从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可感可知的温情与力量。

▲图为民族团结心愿树部分内容

一、笔墨传情,写下团结心声

活动现场,那棵由KT板制成的“心愿树”静静矗立,等待着被赋予新的意义。实践服务团成员和社区居民、孩子们领取彩纸后,纷纷投入创作:孩子们用蜡笔描绘出不同民族小伙伴牵手的场景,笔触虽显稚嫩,却满是“一起玩耍”的纯真向往;老人们写下“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朴实的话语中藏着一辈子对团结的坚守;实践团成员则用文字展现青春担当,“同心筑梦,共护边疆”是他们对这片土地的郑重承诺。

▲图为民族团结心愿树部分内容

二、掌印为证,留下同心温度

除了书写心愿,现场还有个特别的“手掌印”环节。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帮助下,蘸上颜料,用力按下手掌——红、蓝、黄、紫……五彩斑斓的掌印布满“心愿树”的背景,像一朵朵绽放的团结之花。这些掌印,是各族孩子的“专属印记”,更是对“同心同行”最形象的解读。

一个小男孩印完掌印后认真地说:“我的手和大家的手印在一起,就像我们各族小朋友永远不分开!”简单的童言,道出了活动的真谛:民族团结,本就是一场以心换心、携手共进的旅程。

▲图为参与人员画面

三、绿树为凭,定格共融约定

创作完成后,大家轻轻把心愿卡系在“树枝”上。一时间,彩纸摇曳、铃铛轻响,“心愿树”成了满载期许的“团结使者”:“心齐事成,团结必胜”是对奋斗的加油;“合力同心,未来可期”是对明天的向往……每一张卡片,都是一颗团结的种子,在社区这片土地上悄悄扎根。

分享时,维吾尔族大叔指着卡片上馕饼与饺子的图案笑道:“咱们吃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过日子也该这样!”话语朴实,却精准点出了民族团结的本质——交融共生,才能一同走向更远的未来。

四、以行践诺,延续温暖力量

活动结束了,但“心愿树”成了社区的新地标。它将被妥善保存,见证各族群众手拉手的故事不断续写。实践服务团成员也明白,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未来,他们会带着这些“心愿”,继续奔走在边疆大地,用更多创意活动让团结之花在戈壁上处处绽放。

从一纸一笺的心声传递,到一掌一印的温度留存,这场活动让“民族团结”变得具体可感。当我们注视这棵“心愿树”,看到的不仅是彩纸和掌印,更是边疆大地上各族同胞对“同心筑梦”的共同期盼。愿这棵树常青,愿团结之情长存,让青春力量与民族同心相辅相成,共同描绘出边疆最美的风景!

▲图为民族团结心愿书全貌

撰文 | 郝静蕾

图片 | 麦迪乃姆·阿卜来提

一审 | 李润

二审 | 王宇涵

三审 | 李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郝静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