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旅结合谋发展 实践笃行促兴农

发布时间:2025-08-08 15: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任树森   阅读 3.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任树森)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耕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对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推动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的情况,202574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旅兴农”实践队走访日照农村地区,发放调查问卷,实地采访调研,针对日照农村地区耕旅融合发展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

厉兵秣马,统筹规划

在开展社会实践前,队长首先对实践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并举行出征仪式。随后,队员们在老师指导下确定了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为主的实践方法。为提高实践效率,团队依据队员来自不同地市的情况,按所在地区进行分组。同时,结合沿不同乡镇的实际状况,划定了调查区域。并且,根据各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贴合当地情况的实践调查计划。此外,队长还向队员们细致讲解了新闻撰写要求和摄影拍摄问题,为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为实践队员参加线下会议 李英姿 供图

多元走访 深入调研

此次实践采取问卷填写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队员们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问卷撰写与润色。然后通过网络传播和线下填写问答的方式多方面收集样本信息。实践队员们在东港区任家台赶海园展开走访。受制于自然环境与地形因素,任家台附近村庄农田利用类型上以大面积种植蟠桃,蓝莓等水果的林果业为主。人工采摘后出售,销售方式以个体销售为主,利润较少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商贩进行问卷调查 李凌宇 供图

经过访谈得知:赶海园附近村庄已有乔家墩子民宿美食旅游街区的成功先例;且村民们在农闲时经常前往赶海园兜售渔具,农副产品。大部分村民对开办耕旅结合项目,例如举办蓝莓文化节,桃园采摘等接受度较高。但部分村民担心水果成熟时间不一,游客会误摘生果造成浪费。近一步寻问后,村民表示,在耕旅结合项目中,投入成本与技术门槛是他们决定是否参与的重要考量因素。他们希望各级政府与合作企业能够提供助农基金,低息贷款;开展技术培训等。收益方面,农户们则更倾向于直接以租金或工资的形式获得收益,对股份制仍持保守态度。

耕旅初探 多维待优

综合各方面调查结果得出:当地育有耕旅结合发展的天然土壤且已有成功孵化此类项目的先例,但整体上仍停留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村民参与度不高,且参与方式单一;收益低,参与积极性不足;观念亟待革新。该地耕旅结合,农村产业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四步破局 渐进升级

基于此,要想把任家台“耕旅融合”做成一条可复制的发展之路,核心是要解决“产品加工难、传播渠道窄,资金顾虑多、收益保障小”四个问题。第一步,由政府牵头,公司与村集体合作在各村设立“共享工具房”,集中采购可折叠采摘梯、真空封口机、移动冷柜等设备供村民租用;第二步,赋能互联网,由专业人员定期为果农培训,教授果农智能手机使用,宣传视频拍摄,网店运营等相关知识;第三步,区政府先行垫付部分土地保底租金,农商行配套低息助农贷。村民既拿租金又拿劳务费,盈利后再自愿转股;第四步,平台公司把“上午赶海、下午采摘、晚上民宿果酱手作”打包成微度假产品,统一在美团、抖音上线,按参与环节给农户分账;每月召开村民议事会,公开客流、损耗、分红数据,接受第三方审计。

知行相济 收获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旅兴农”实践队全体成员走出校园,深入农村。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不仅对于如何促进耕旅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转型相关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队员们挖掘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为耕旅兴农实践队队员合照 李英姿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任树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