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筑梦童心,欢夏之行”志愿服务队12名成员奔赴广东省佛山市南庄镇职工服务中心(吉利工业园区)开展暑期“百千万工程”暨“三下乡”活动。在充分考虑乡镇孩童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筑梦童心,欢夏之行”志愿服务队以“趣味科普、非遗体验、消防学习”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旨在通过多样的支教行动,为孩子们构建一个探索、传承、发展的成长之夏。
科普教育授经验,丰富知识护成长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筑梦童心,欢夏之行”志愿服务队在佛山市南庄镇职工服务中心(吉利工业园区)面向1到3年级的小学生开展为期7天的趣味科普活动,包含“心肺复苏安全急救”“AI与3D建模”“趣味纸船科学实验”等丰富的科普课程。在这7天的课程中,实践队员们带领孩子们进行了心肺复苏学习和智能科技体验,从“会移动的纸船”的神奇实验现象中体悟“密度”的奥妙。
图为实践成员带领孩子们与“AI”互动
上完心肺复苏安全急救课的同学们表示收获匪浅:“这次的安全急救课很有用。只有掌握了这些急救技巧,才能在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图为实践队员们正在为孩子们讲解心肺复苏技巧,孩子们一个个上前进行心肺复苏实操
协助课程开展的一位志愿者感慨:“咱们的科学实践课真好啊,能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实实在在的,孩子们学起来也有兴趣。真希望你们团队以后能多设计点这样的科学实验课,让孩子们能接触到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非遗课堂传文脉,古为今用润童心
非遗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承载着历史记忆与人文温度。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沉浸式的文化浸润,让古老非遗在新一代的认知与热爱中焕发新生,本次“筑梦童心,欢夏之行”志愿服务队带来了丰富的非遗课程。
漆扇课堂上,实践队员高海航为孩子们揭开了漆扇的神秘面纱。当孩子们亲眼看见一幅扇子在入水前纯白一片,却在出水后无比精美时,都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大漆是漆扇的重要材料,它涂在器物上面会形成坚硬的保护壳,同时也可以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高海航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解释着大漆的价值,“很多文物由于大漆的存在得以完整的保留下来,它就像一位时光保管员,见证了我们多彩的文化。”接着高海航向孩子们讲解漆扇作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便孩子们更好去体验漆扇之“美”。
图为实践队员们带领着小朋友们正在体验非遗漆扇
不仅如此,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非遗翻花也在课堂上焕发生机。实践队员谭卓楠通过讲解翻花的发展历程、演示翻花特色、进行翻花技巧拆解的方式,带孩子们走进翻花的趣味世界。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谨记细节,在实践队员们的引导下纷纷做出了属于自己的翻花作品。“翻花真的是对称的哎,这也太奇妙了!”孩子们笑着看向自己的作品。
图为小朋友们满心欢喜地制作非遗翻花
参观学习增认知,消防知识刻心中
为了让孩子们从消防实践中积累安全知识,强化责任担当,“筑梦童心,欢夏之行”志愿服务队带着孩子们走进佛山市消防站,开展消防安全研学活动。消防站的装备展示区里,红色消防车、高压水枪、破拆工具等装备整齐排列,消防员细致地为孩子们讲解着不同车型的功能:抢险救援车配备的液压剪能轻松剪断钢筋,云梯车可升至30 米高空开展救援。消防员一边讲解,一边通过实物操作演示,让抽象的消防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图为消防员讲解消防设备的作用
消防服展示区更藏着 “隐形铠甲”的秘密:厚重的灭火防护服能抵御 800℃高温,反光条在黑暗中划出生命之光,空气呼吸器 30 分钟的续航时间是火场救援的“生命线”。孩子们还亲身体验了消防水管的操作,在消防员的指导下,握紧水枪、瞄准目标,感受着水压带来的力量,也体会到了消防员在灭火现场的艰辛。
图为孩子们在消防员的指导下,排队上前体验并使用消防水管
此外,实践队员和孩子们还参观了消防人员的日常生活区域。整洁的宿舍里,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像“豆腐块”,生活用品摆放得井然有序;荣誉室里,一面面锦旗、一张张奖状诉说着消防队员们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
图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25年“感受佛山·快乐成长”结营仪式大合照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为乡镇孩童带去了知识,还为他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童年记忆。“来到这里后,团队也遇到过一些难题,有教学备课上的、生活中的,但好在大家一起面对,互帮互助,便也都觉得幸福了。”实践团负责人翻着手中密密麻麻的备课资料道。
撰文 | 陈美艳 胡静怡
图片 | 刘恒铭 谭卓楠
审核 | 谢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静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