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点亮童心 以陪伴书写乡情——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团委志愿服务队前往小枧村

发布时间:2025-08-08 17:3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梓慧   阅读 5.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助力乡村振兴,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团委“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走进萍乡市上栗县小枧村,开展“安全护航·童心同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急救知识科普、安全教育宣讲及趣味手工课堂等形式,为4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知识,筑牢安全与健康的双重防线。

在急救知识讲座环节中,志愿队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与操作步骤。为帮助孩子们掌握动作要领,志愿队成员利用模型人进行现场示范,并邀请孩子们上台模拟演练。“原来救命的方法这么简单!”5岁的朵朵在完成操作后兴奋地说道。

为关爱儿童身心健康,助力其有效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与健康素养,志愿队队员通过PPT讲解、情景小剧场、知识问答等方式,向儿童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关爱牙齿健康科普。

针对夏季溺水高发特点,志愿队成员开展了一场寓教于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志愿队通过播放动画短片《防溺水安全小卫士》,向孩子们传递“六不准”原则及科学施救方法,并开展情景小剧场,志愿队成员扮演“溺水者”“施救者”和“旁观者”,通过模拟“同伴落水”场景,引导孩子们实践“大声呼救、拨打110、利用长杆或漂浮物救援”等正确方法,教会孩子们“不擅自下水、不盲目施救!”。

“兄弟生来白,队伍排两排。嚼饭又切菜,活儿干得快。你若猜不出,张口它就来。”随着志愿队成员抛出趣味谜题,孩子们争相举手抢答,在欢声笑语中初步认识了牙齿的结构与功能。讲解过程中,志愿队成员借助卡通模型和动画短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蛀牙的形成原因。在知识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参与“每天刷牙几次最好”“怎样把牙齿刷的干净”等问题,答对者获得糖果作为奖励。最后,志愿队成员带领孩子们总结出“护牙三件套”:早晚刷牙要认真、少吃甜食多漱口、定期检查别忘记。

志愿队开展了趣味手工课堂,一对一指导孩子们绘制石头画、沙画,制作黏土手工,志愿队成员鼓励孩子们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创意,制作出一个又一个别具一格的摆件。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欢声笑语不断,现场氛围轻松又愉快。他们动手参与手工制作,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激发了无限的想象力。当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孩子们体验到了手工制作的独特快乐。这快乐为他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温暖与欢乐,也在成长路上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校团委秘书处李婉榕

在此次活动活动中,我们化身知识传递者,用趣味动画拆解防溺水的生命红线,以互动问答揭开牙齿保护的奥秘,借情景模拟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高高举起的小手,让我触摸到教育最本真的温度与力量,这份纯粹的喜悦深深感染着我。这段经历不仅让我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更让我懂得:当教育融入陪伴的温度,便能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快乐成长的种子,这份满载感动与收获的回忆,将成为我继续传递温暖的不竭动力。

校团委组织部邬佳丽

在小枧村与孩子们相伴,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剪纸时他们小手灵动,石头画里藏满奇思,沙画、粘土创作,展现了他们的童真与创造力。科普防溺水、蛀牙知识时,他们挺直腰板认真聆听,眼神里满是求知的光。我被这份纯粹深深治愈,我明白了陪伴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相守,更是心灵上的共鸣与滋养。这段简单却珍贵的经历,将永久地刻印在我心里,成为我生命中最温馨、最难以磨灭的一页。

青春守护成长,担当诠释使命。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团委"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用一场场生动的知识讲座、一堂堂温暖的手工课堂,在留守儿童心中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梓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