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荷塘社区活动中心里笑语不断,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你童行”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在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活动,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让传统文化与创意思维在孩子们心中碰撞出奇妙火花。
趣味探索甲骨文
活动伊始,许老师用诙谐幽默的开场迅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将神秘的甲骨文娓娓道来。精心制作的课件把古老文字的演变脉络清晰呈现,那些源自生活的象形符号在讲解中变得鲜活可感。许老师指着屏幕上的文字向大家发问,孩子们立刻踊跃举手抢答。实践队员们化身“小老师”,坐在孩子们身边耐心答疑解惑。活动室里还不时地响起热烈的掌声——那是对孩子们精彩回答的肯定,更是知识传递中最动人的回响。
随后,志愿者向每一位小朋友分发了扭扭棒和纸张,一场传统文化与创意手工的邂逅正式开启。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用灵巧的双手将抽象的甲骨文转化为立体的艺术作品。弯曲、缠绕、粘贴,一个个原本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扭扭棒的勾勒下成为跃然纸上的童趣符号,让千年文脉在指尖流转。
创意改编故事新
创意故事新编课程,更是打开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让机器人当故事里的人物吗?”“房子可以飞吗?”“当然可以!”张老师的鼓励让孩子们的想象力肆意驰骋。她以人物、地点、情节三要素为支点,并结合孩子们熟悉的童话片段举例,为孩子们搭建起故事创作的基础框架。从机器人能否成为故事主角到太空是否可以成为生活空间,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提问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凝聚成清晰的创作思路。
随后张老师带领孩子们移步社区书屋,这里书架林立,温馨安静,成了创意迸发的好地方。孩子们被分成几个小组,围坐在一起,围绕既定的故事开头展开头脑风暴,奇思妙想在讨论中不断迸发。成果展示时,稚嫩的声音讲述着充满科幻色彩与童话温情的改编故事。
台下掌声与笑声交织,成为书屋最动听的旋律。“原来故事可以这样有趣!”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正是创意教育最珍贵的收获。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区书屋始终致力于打造“第二课堂”,通过与高校合作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让文化活动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养分。安徽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则坦言,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触摸传统文化中培养审美,在创意表达中建立自信,让暑期时光成为滋养心灵的成长沃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宏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