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声中辨忧乐,黄河岸上写春秋

发布时间:2025-08-08 21: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石琳   阅读 3.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石琳)近日,曲阜师范大学“九曲安澜实践队”赴山东省黄河流域沿线农村地区,围绕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实践队员走访了山东省泰安市、东营市、淄博市等地级市,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农民意愿及政策实施效果等一手资料。此次调研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智慧。

为确保实践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实践队首先召开专项工作会议,由队长牵头组织队员开展深入探讨并完成合理分工。会上,实践队长就当下队伍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总结,并对后期活动的开展做出具体安排。强调队员们在开展活动期间一定要将安全放在首位。随后,大家围绕活动主题、内容安排进行深入交流。

▲图为实践队出征仪式。

实践第一站,实践队员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赵官镇调研了土地流转政策实施情况。调研过程中发现,随着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农民对这一政策的态度呈现明显分化。该镇大部分耕地已通过村集体统一流转至农业企业。对于土地流转,部分村民持支持态度。他们表示,因年事已高丧失耕作能力,土地流转后不仅无需费心照料,还能定期获得租金,切实改善了生活状态。然而,并非所有农户都对土地流转持积极态度。另有部分村民表达了担忧,主要集中在土地流转合同期限过长、农业企业存在违约风险等方面。实践队员结合赵官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进一步调研发现,当地不少土地流转合同纠纷的产生,根源在于价格争议问题。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村民。

同时,实践队伍还来到了德州市平原县进行实地调研,结果显示,55岁以上流转农户占比高。这些年长农户中,多数只能外出务工,仅少数能在本地找到合适工作。针对此类问题,部分地区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实践队员获悉,济南市章丘区三涧西村的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成效显著。此外,一些地区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如政府补贴部分保费为农户提供保障,同时按年度市场行情调整土地流转指导价,以减少价格纠纷。

第二站,实践队员来到了滨州市惠明县开展实地调研时发现,当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规模经营成效显著。该示范区通过集中流转耕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技术区更采用智能灌溉系统与精准施肥技术实施统一管理。同时,结果显示区域发展存在明显不平衡。山东省黄河流域东部地区的耕地流转率高于西部地区,这一差异或与地形条件密切相关——西部地区多为山区,地区分散且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图为村民填写调查问卷。

第三站,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调研发现土地“托管”正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当地村民表示托管合作社的大型农机在自家地里作业,不仅不用操心,每年还能在合作社还能得到分红。不仅如此,实践队员在日照市莒县招贤镇调研发现,一个由村集体主导的“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正改变着当地的农业面貌。走进玫瑰产业园,连片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当地村名正忙着采摘盛开的玫瑰。调研得知,经过多年的发展,日照市莒县招贤镇鲜切花专业村已达29个,鲜切花专业合作社26个,电商1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可向社会提供高原红、艾莎等国内外热销玫瑰300余个品种,年产鲜花6亿枝,年销售额达5亿元,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和特色品牌。

▲图为实践队员出发前合影。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土地流转政策在黄河流域农村地区带来的双重效应,它既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面临着农民的权益保障,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因此,需要更精细化的政策设计,才能让土地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

撰文 | 石琳

图片 | 石琳

一审 | 冯玭玭

二审 | 李丹 

三审 | 李怡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