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赴江门新会“绘梦乡野”突击队丨绘梦乡野,振兴三江
墙绘点亮乡土
文脉浸润三江
七月流火,文脉绵延。2025年7月3日至17日,广东科技学院赴江门新会“绘梦乡野”突击队在财经学院团委副书记、团队指导老师林莉和团队指导老师于卓北的带领下,从南城校区出征三江镇。在下乡期间,队员们在五村开展墙绘焕三江新风貌,赴赵氏两村与沙仔场调研寻脉,走进幼儿园助力童心筑梦,最终在三江镇人民政府揭牌立站。14天里,他们以艺术为介,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让岭南古韵绽放新彩。
01.丹青赋彩:墙绘为媒,乡颜焕新
墙载文脉
文化载体:笔墨承韵,墙绘兴村
艺术是文明传承的鲜活载体,墙绘是乡村振兴的直观注脚。广东科技学院赴江门新会“绘梦乡野”突击队以村落为画布,将三江镇的文化密码与振兴愿景熔铸于笔墨之间,让每一面墙都成为承载历史、映照未来的“文化图腾”。
新村村:橙黄缀野,雅韵兴村
在新村村,柑橘丰收的橙黄与陈皮飘香的暖黄交织,卡车运输的线条勾勒出产业兴旺的图景,荷花池的清雅晕染出生态宜居的诗意,墙绘与富民工坊相映成趣,诉说着“前龙后皮”的古老智慧与现代振兴的交响;
良德冲村:侨韵绘墙,风情融彩
良德冲村的墙绘中,马来西亚风情建筑与侨乡记忆对话,热带植物与生态动物共舞,“乡村振兴”的字样在花草间绽放,让侨村的历史纵深与时代活力在色彩中交融;
九子沙村:龙舟跃壁,烟火融情
九子沙村的龙舟跃然壁上,10名划手的奋力挥桨与市集烟火相融,卡通龙首寄托着文脉传承的童趣,“一河两岸”的蓝绿底色里,流淌着“农兴、人旺、文盛”的振兴密码;
谢禾村:旧墙蕴韵,新彩赋兴
谢禾村的墙绘完成了一场“艺术接力”,从导示图里的村庄脉络,到“和美乡村”的红色标语,从木棉山水的诗意到烧猪产业的烟火,让旧墙藏乡韵,新彩绘振兴;
新江村:旗展文脉,彩绘根魂
新江村的“趙”旗猎猎生风,非遗里巷的名字串起文化拼图,“歎迎您”的粤语邀约与金龙闹春的民俗相映,让七百九十多年的宗族根脉与非遗活力在墙面上苏醒。
五村绘新:笔染赋能,画载青声
五村墙上的每一笔色彩,都是对“艺术赋能乡村”的深刻践行;突击队队员们完成的每一幅画作,都是青年与土地对话的时代见证。
02.文脉溯源:调研寻脉,兴乡铸魂
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传承是振兴的根基。突击队队员们踏遍三江镇的田间地头,宗祠工坊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挖掘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让沉睡的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沙仔岛
沙仔岛的古榕庇佑飞鸟,桥都锦田乐声食品基地的智能灌溉系统诉说着“科技+生态”的振兴路径,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常盛陈皮庄园
常盛陈皮庄园里,从青柑到大红柑的四季蜕变到“三晒三晾”的传统技艺与直播推广的创新模式,都演绎着“一片陈皮富乡邻”的产业传奇传奇,彰显文化赋能产业的强大动能。
龙宫
新江村江所赵公祠的水龙与联合村仁和里龙宫的天龙,在正月的锣鼓声中舞动着非遗的活力,全民参与的传统模式让龙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牛田洋纪念馆
退伍老兵赵悦胜的“牛田洋纪念馆”里,2000多张照片与泛黄金装见证着533名英魂的牺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跨越着时空,成为滋养青年的红色养分,阐释着青春传承对乡村振兴的深层意义。
文化传承
从特色产业到非遗民俗,从侨乡记忆到红色历史,调研的脚步丈量出的不仅是土地的广度,更是文化传承的深度-一唯有读懂乡村的过去,方能绘好振兴的未来。
03.童心筑梦:七彩假期,童梦启航
七彩润童心
乡村的未来在少年,振兴的希望在童心。广东科技学院赴江门新会“绘梦乡野”突击队走进三江幼儿园,以“七彩假期”项目为载体,将文化传承的种子播撒在孩童心田,为乡村振兴培育长远力量。
狮鼓映童真
7月12日,龙文化的传承与《本草纲目》蕴藏的智慧的在幼儿园里生根发芽;孩子们笔下的小鱼与积木搭成的无人机,是艺术启蒙与科技梦想的碰撞;舞狮表演的锣鼓声中,威风掌的招式与稚嫩的拳法相映,传统与童真在此共鸣,让文化传承扎根童年记忆。
安全伴童行
7月14日,垃圾分类的互动游戏教会孩子们守护家园,地震安全知识的科普筑牢成长防线,让文明生活与安全意识融入孩子们的日常。在飞盘与毽子的欢笑里,藏着队员们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热切期盼。
七彩筑希望
“七彩假期”不仅是陪伴,更是传承的伏笔——当孩子们触摸到墙绘上的文化符号,当他们聆听着龙的故事,乡村振兴的种子已悄然生根,终将在未来长成参天大树。
04.薪火永续:揭牌为证,共谱新篇
实践启新程
14天的实践是终点,更是校地协同的起点。7月17日,广东科技学院赴江门新会“绘梦乡野”突击队与三江镇政府的揭牌仪式,为这场乡野之约画上圆满句点,更开启了“文化传承+产业振兴”的长效篇章。
传承续新篇
仪式上,队员们的感恩与思考、政府的肯定与期许,在“老带新”的传承模式与实习就业的桥梁规划中交融。队长李洁怡提出以互联网赋能文化传播,队长曾彤殷强调“以墙绘为媒,传三江文脉”的初心;
三江镇副镇长、团委书记伍伟锋抛出合作橄榄枝,提出依托维达、李锦记等企业资源,搭建实习就业平台,让“实践热土”变为“成长沃土”。双方约定通过“三江发布”等平台推广墙绘成果,让三江文化破圈而出。
双兴聚合力
揭牌的红绸落下,映红的不仅是工作站的牌匾,更是乡村振兴与青年担当交织的未来,彰显了校地协同推动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深远智慧。
青春答卷
青春实践助振兴
未来,当新会陈皮的香气飘向更远的地方,当龙舟的鼓点在更多青年心中回响,当乡野的墙绘不断续写新的篇章,人们会记得曾有这样一支队伍,以青春为笔,以担当为墨,在江门新会的土地上,写下过“绘梦乡野,振兴三江”的时代答卷。而这份答卷,将在更多青年的手中,续写得更加壮丽,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增添最鲜亮的青春色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刁俊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