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没褪尽时,曹家村的稻田已漫起白雾。稻穗沉甸甸地垂着,水里偶尔翻起银亮的水花——那是稻花鱼在抢食落下的稻花。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即将到来的稻花鱼节拍宣传素材,相机包上还沾着昨天采的野菊香,踩在田埂上的胶鞋陷进软泥里,发出细碎的“咕叽”声,像在和这片土地打招呼。
村支书带着我们找到田埂尽头的拍摄点,几个村民正往田里撒鱼苗,银灰色的小鱼苗一入水就散开,惊得稻穗上的露水簌簌往下掉。“得拍点活泛的镜头,”负责统筹的李叔抹了把额角的汗,“让城里人看看咱这稻花鱼是咋长的,水里有鱼,岸上有稻,不用化肥不用药。”我举着相机蹲在田埂边,镜头里,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蹲在水边看鱼,手指轻点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她的花布裙角沾着稻叶的绿,和远处的青山叠成一幅画。
中午在村委会整理素材时,田妞妞背着三脚架来了。她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帆布鞋上沾着泥,笑起来眼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我这账号啊,最早就是拍我妈在田里摸鱼,”她点开手机里的短视频给我们看,画面里一个中年妇人挽着裤腿在田里摸索,突然举起一条蹦跳的稻花鱼,笑得露出两排白牙,背景音是哗啦啦的水声和咯咯的笑。“你看这条,播放量破了百万,好多人问在哪能买到稻花鱼。”田妞妞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眼里闪着光,“我在外打工时总想家,就想让更多人知道,咱曹家村不只有好山好水,还有这么好的东西。”
我们跟着她去拍她常拍的“网红田埂”,她熟练地爬上田边的老樟树,让镜头从树冠往下俯拍:金黄的稻田像铺展开的锦缎,田埂蜿蜒其间,几个戴草帽的村民正在插秧,远处的吊脚楼飘着炊烟。“得把稻穗拍清楚,”她指挥着我们调整角度,“你看这稻穗饱满得很,鱼在底下吃虫,稻子就长得好,这叫‘稻鱼共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风过时,稻浪推着白雾起伏,她突然对着镜头说:“等稻花鱼节那天,来咱村吃鱼啊,现捕现做,用柴火灶炖,汤是奶白色的,撒点葱花……”说着说着自己先笑了,声音里全是藏不住的自豪。
傍晚收工的时候,田妞妞的最新视频已经发了出去,配文是“稻花鱼节倒计时3天,我在曹家村等你”。评论区里有在外打工的村民问“今年鱼多不多”,有城里网友问“怎么买票”,她一条条回复,指尖在屏幕上跳跃得飞快。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和稻田、远山叠在一起,突然觉得,她镜头里的不只是稻花鱼,更是一个个想把家乡捧给世界的普通人的心意。相机里存着几百张照片,每张里都有光——稻穗上的晨光,村民脸上的笑光,还有田妞妞眼里,那团为家乡燃烧的、亮闪闪的光。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段柯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