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腊味新玩法:社区课堂激活莞城老字号 —— 广东财经大学莞蕴新辉实践团解锁文化传承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08 23: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逸桐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社区嵌入式非遗传承创新模式,7月25日,广东财经大学莞蕴新辉实践团走进东莞市莞城街道西隅社区。在莞城街道团工委、西隅社区以及东莞市食品有限公司旗峰腊味厂的共同支持下,“融媒传薪”——非遗腊味技艺体验课堂成功举办,为莞城腊味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非遗腊味技艺体验课堂合影

东莞腊味是岭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以其“短、粗、甜、酒香浓”的独特风格闻名,与广式腊肠的细长、咸鲜形成鲜明对比。历经数百年积淀,它已成为东莞人民不可或缺的味觉记忆与文化符号。

活动筹备阶段,实践团专程前往旗峰腊味厂调研,受到冯金海师傅的热情接待。在冯师傅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现代化生产车间,深入了解传统工艺的创新传承之路。“我们始终坚持8道工序,但为了让老味道不减产,我们需要现代机器的辅助,希望让这么多年的匠心也能够跟上世界的脚步。”冯师傅向实践团分享道。“旗峰腊味近年来积极推进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非遗技艺传承,特别是大学生团队主动将腊味制作技艺带进社区,我们倍感欣慰。”他指出,这种社区嵌入式非遗课堂既能活化非遗传承,又能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在促进邻里互动中增强社区凝聚力。

图为旗峰腊味厂冯金海师傅接受采访

作为本次课堂的材料支持和教学指导单位,始创于1954年的“广东老字号”旗峰腊味派出专业技师团队,为25组社区亲子家庭带来沉浸式非遗技艺体验。课堂上,大人小孩齐动手,在师傅指导下,从食材准备、灌肠塑形,到打针眼放气、莞草捆扎,完整体验了传统腊味制作的核心工序。

图为亲子家庭在非遗腊味技艺体验课堂上制作腊味 “这样的‘舌尖上的非遗’体验课太有意义了!既满足了我的‘小吃货’心,又亲手体会到传统技艺的魅力。”一位参与的青少年兴奋地说。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亲子互动其乐融融。家长王女士表示:“在社区就能参与非遗体验,让孩子感受祖辈的智慧,非常难得。希望学校、社区和企业能持续联动,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图为活动结束后采访家长对活动的反馈   实践团队长王清霞介绍,这是团队继去年在罗沙社区举办花灯亲子非遗体验、近期在创业社区开展植物拓染非遗课堂后,第三次以“社区嵌入式”方式呈现非遗文化。这种方式有效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居民的距离,为老技艺与新世代搭建了沟通平台。本次活动还融入新媒体传播元素,通过短视频等形式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领略东莞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探索社区嵌入式非遗传承创新模式,助力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撰稿|梁逸桐 王炜丹

图片|苏颖彤 谢美欣 蔡栩诺

审核|巫健坤 王清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逸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