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桂廉青语”实践团走进防城港上思县:从平凡故事中看三代人的廉洁家风

发布时间:2025-08-08 20: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严梦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防城港市上思县,作为一座具有边关风情、民族特色和生态魅力的县城,其不同代际居民的生活点滴,正生动展现着廉洁家风的深厚传承。7月13日至7月15日,桂廉青语实践团成员走访了当地的居民,从大学生、消防工作者到研究生,他们的故事虽然平凡,却生动展现了廉洁理念如何在家庭中生根、在社会中传递。

青年学子:支教经历与家庭熏陶筑牢廉洁认知

19岁的陈同学在乡村支教时,她们团队经费都是公开透明管理,当有人提议多报费用来聚餐时,组长说“我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占便宜的”,这句话让她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中的廉洁准则。而家庭的熏陶更让廉洁理念融入日常,他们经常教导陈同学“不是自己的东西,一根针也不能拿”,母亲买菜发现摊主多找了20元都会坚持归还。这些小事让她知道,大学生倡导廉洁文化要从日常小事做起,要在微小行动中践行廉洁理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当地大学生

中年卫士:消防战线坚守底线,用“三个不”传承家风

“消防人员守护的是生命,贪腐就是对生命的漠视”,这句父亲的教诲,成为40岁消防工作者李叔叔坚守廉政底线的灯塔。在消防装备采购中,他拒绝供应商的高额回扣,严格执行公开招标流程。他用“三个不”原则教育孩子:不拿公物、不占小利、不开例外,儿子管理班费的认真态度,正是家风传承的生动写照。他认为,廉洁家风能帮助年轻干部在复杂环境中守住初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消防工作人员

年轻一代:创新形式让廉洁家风焕发时代活力

24岁的黎姐姐则感受到廉洁理念在随着时代变迁。父母辈更注重“不拿公家东西”的具体行为,而年轻一代更强调“诚信做人”的整体原则。初中时主动上交捡到的50元钱,源于爷爷“要体谅丢钱人着急”的教导。她计划通过“家庭廉洁日记”等新方式传承廉洁家风,还提议设计“廉洁大冒险”桌游等趣味载体,让严肃的廉洁教育变得生动易懂。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当地研究生党员

从“心干净,手干净,走到哪里都光明”的家训,到“三个不”的行为准则,再到“廉洁日记”的创新实践,上思县居民用行动诠释着廉洁家风的传承与创新。正如受访者所言,廉洁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如实公示的发票、每一笔归还的零钱、每一次坚守原则的选择中,这些点滴微光终将汇聚成社会清风正气的星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严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