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医志:校史照前路,医术薪火承

发布时间:2025-08-08 11: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韶涵   阅读 7.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承德医学院始终将新思想作为根本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统摄,以“红医精神”为导向,持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培育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人才。2025年7月23日至8月5日,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承医八秩,红脉赓续" 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承德分队,循红医精神脉络,从聆听校史馆的岁月回响出发,到探寻一线医者的日常坚守,从解剖课堂的生命启迪到青年学子的信念觉醒。

红医星河熠熠 初心烛照征程

2025年7月23日,实践团队成员随讲解员一同,沉浸于历史场景。我校自1945年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艰难诞生,在动荡不安的时期,历经无数次的考验。此后近八十年的时间里,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付出,为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建设。医学的血脉得以薪火相传,延续至今。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不仅记录了医学院从初创到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瞬间,更见证了红医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工作者砥砺前行。

图 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校史馆

实践队员们悉心聆听每一段历史,体悟学校发展历程中的红色基因。此次参观校史馆,使队员们对学校的红色底蕴与奋斗历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心中自然而然地涌起自豪感与认同感。大家表态,要以校史为激励,自觉传承“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血脉,将红医精神内化为自身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勇担使命,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持续不懈奋斗。

图 承德分队成员在校史馆合影

十载光阴倾注杏坛 仁心诠释“人民至上”

2025年7月25日,承德医学院“承医八秩,红脉赓续”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承德分队的成员前往承德医学院校医院,对校医务室高智旭医生进行了采访。

从解剖教学实践的探讨,到医患矛盾的解析,再到红医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的体现。“校医这份工作,表面上看似平凡无奇,然而这份工作不仅处理学生日常小病小痛,更承载着守护师生健康的使命。红医精神强调的正是医务人员要时刻将群众的健康放在心上,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智旭医生坦言,红医精神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对每一位病人的关怀与坚守里。

他还强调,“为了人民健康”这不仅是口号,更要融入我们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次问诊、每一张处方里。“医学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攻克疑难杂症的壮举中,更体现在守护平凡日常健康点滴的坚持里。”高智旭医生秉持着持之以恒的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岗位,悉心守护师生的健康。其以切实的行动深刻阐释了“人民至上”这一重要理念。

图 承德分队成员与高智旭医生合影

缄默良师藏至爱 生命宏育铸医魂

2025年8月5日,团队成员有幸邀请到2008级麻醉学本科毕业留校校友——人体解剖教研室刘东慧老师。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也是红医精神落地的第一堂课。”刘东慧认为,比理清人体构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明白其背后,是鲜活的生命和未来要守护的健康。她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对标本的尊重,就是对患者的负责;现在多一分严谨,将来临床就少一分失误。”

面对队员们关于“科研与人文如何平衡”的疑问,刘东慧坦言:“红医精神里的‘技术优良’,从来都离不开‘仁心’。”她指出,这种 “仁心” 与 “仁术” 的融合,正是红医精神在医学教育基础环节的具体实践。她建议同学们:“在医学研究与实践中,我们既需凭借严谨的科学方法探寻生命的奥秘,更需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去理解并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价值。深入探索生命的根源,并给予它最高的尊重,这就是真正践行“生命至上”的红医精神。这不仅体现在治病和预防疾病上,更体现在对患者的关心、尊重以及维护生命的尊严上。”

图 承德分队成员与刘东慧老师合影

此次寻根之行,不为沉湎于过往,而旨在汲取磅礴力量,照亮未来征程。红医精神不是封存在历史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承医人血脉中的基因。

传承红医精神,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将其融入日常学习与未来工作的点滴之中。我们将以此次实践为新起点,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信念铭刻于心,将“艰苦奋斗、救死扶伤”的担当勇扛在肩,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人民健康事业奉献承医人无悔的青春。

撰文 | 秦怀智 付绍蕊 王奕然

图片 | 秦怀智 仲子惟 付绍蕊

审核 | 宋韶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韶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