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青芒逐野宣讲团”于2025年7月21日至30日,赴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甘河街道移民搬迁社区(幸福小镇)开展“法治暖童心·携手共成长”暑期实践活动。团队主要围绕学业辅导、禁毒宣讲、法律宣传、防溺水安全教育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活动。
图为团队出征图 许治敏 供图
7月22日上午,数学专业的陈德靖表演团队原创情景剧《毒品陷阱》。他感慨:“目睹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模仿剧情的动作,深切感受到普法教育的力量!”情景剧落幕,生物科学专业的谢文恋开启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宣讲团成员露出欣慰与自豪的笑容。
图为青芒逐野宣讲团毒品互动问答环节 许治敏 供图
下午在留守儿童之家,“数数抱团”活动火热开展。矿业工程专业的苏荣康同学发挥专业特长,以耐心和创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设计成有趣的互动游戏,把加减乘除运算融入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吸收知识,实现寓教于乐。游戏高潮时,苏荣康提问“3 + 5 - 2 等于多少”,12岁的李阳马上停下脚步,响亮回答“6”,准确答案让团队成员会心一笑、互相赞许,现场掌声和欢呼声一片。
图为青芒逐野宣讲团数数抱团环节。许治敏 供图
7月23日下午,团队成员带着爱心来到留守儿童之家,担任“代理家长”。在书桌前,志愿者以温暖笑容和耐心态度开启辅导课,认真讲解数学题,用比喻和生活例子让数字公式变鲜活,如用动画角色讲几何图形、用购物场景演示加减乘除,辅导过程充满欢笑。此外,团队成员还手把手教孩子们整理书包、系鞋带等生活技能,用关怀温暖孩子心灵。
图为团队成员对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许治敏 供图
这样温馨如画的场景,在当日于多户家庭中温情上演。活动结束后,张华伟老师注意到,与之前留守儿童普遍希望父母回家的心愿相比,现在孩子们的心愿卡上,望父母回家”这一愿望显著减少。
每晚十点半的例会是团队调整方案、总结经验的关键,能展现数据背后的温度。7月25日会议上,调研组李秀琪分享重要发现:虽92%家长认为孩子最需课业辅导,但据《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报告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孩子实际最渴望陪伴。此发现让团队立即调整后续活动方案,在法治游园会中增设更多互动环节。
图为团队讨论相关工作。许治敏 供图
7月27日告别仪式上,社区主任张庆称大学生带来欢乐,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团队成员李秀琪回顾十天实践,称带法律课件进乡村课堂,本以为是单向知识传递,却收获温暖一课。孩子们复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小手高举抢答,让她明白普法教育是心与心贴近。当问到被欺负怎么办时,留守儿童回答可报告老师或拨打110,其他孩子纷纷响应,让她意识到孩子们学会了坚强与担当。课后孩子们问“老师,您明天还会来吗”,让她重新理解“陪伴”意义。队长张春兰表示,未来团队会继续关注留守儿童群体,探索长效帮扶机制。(通讯员 张春兰 许治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