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彩云红韵・滇情振兴路”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深入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八街街道凤仪村,围绕当地花卉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情况开展实地调研,探寻乡村振兴的“凤仪路径”。
图1:实践队与凤仪村村民委员会成员合照
一、村委访谈:听风仪讲述振兴路上的“破茧”故事
当日下午,实践队员在凤仪村生产副主任乔桂华的指导下,走进凤仪村村民委员会,与乔桂华、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永银、村委成员王富兴展开深入座谈。
王富兴介绍道:村里的主导产业已从传统水果种植转型为鲜切花培育,目前鲜切花种植面积达一千多亩,同时还拓展了多肉养殖、烟叶种植、乡村露营等多元产业,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访谈中,村委成员们详细讲述了凤仪村在人居环境整治、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字里行间尽显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践。
图2:队员们与生产副主任乔桂华、凤仪村村委成员王富兴进行座谈
二、大棚探秘:解锁特色产业致富经
座谈结束后,实践队员在乔桂华的带领下,实地探访了村内的多肉养殖基地与鲜切花种植大棚,近距离观察特色产业的运营模式。
图3:多肉养殖基地图片
“我们的多肉产业源于一个小伙子的创业想法。”乔桂华介绍,村里为创业者提供基础设施支持,由其负责具体运营,如今凤仪村的多肉产业采用“村集体+公司”模式,涵盖现代化种植、电商直播、观光旅游等多个环节。这种模式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更显著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图4:凤仪村村委成员王富兴为队员们讲解鲜切花的产业流程
在鲜切花种植区,王富兴向队员们详解了产业流程。凤仪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将闲置土地集中整合,租赁给专业的农业运营公司,村民既能获得稳定的地租收入,又能在基地务工学习技术,实现了“租金+薪金”的双重增收,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入户走访:传递青春温情与敬老美德
调研尾声,实践队员分组开展“情暖凤仪,爱助桑榆”助老行动,走进村民家中与老人促膝长谈。队员们耐心倾听老人们讲述往昔故事,关切询问他们的生活近况,用青春活力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暖意。
图5:董佳慧老师与队员们跟着凤仪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永银走进村民家中慰问
“这些年轻人贴心嘞,让我们心里暖暖的。”一位老人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此次走访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关怀,更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互动中得以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文温度。
据了解,凤仪村始终坚持“政治能力强、产业发展强,基础保障好、治理成效好”的“双强双好”发展路径,先后荣获“昆明市五星级示范党支部”“云南省美丽村庄”等20余项荣誉称号。从单一作物种植到六大产业集群的跨越,凤仪村的蜕变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未来,凤仪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耕产业发展,聚焦民心所向,持续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芯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