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渊取钻铸新功,科技赋能护安全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深潜者” 团队深耕水下智能打捞技术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08 09: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蔡明君   阅读 3.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就业创业

2023 年至 2025 年 8 月,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深潜者” 项目团队响应国家智能制造号召,投身水下钻孔工具智能打捞技术研发,以科技破解传统打捞行业痛点,践行职业学子担当。

图为:团队至福州大学参加2025年创新创业大赛

洞察行业沉疴,叩问技术困局

全球工程建筑、油气开发等领域,每年因钻头脱落、卡钻导致的停工损失超 50 亿美元。传统人工打捞成本高、风险大,在南海 3000 米 + 油气田等深海场景中近乎不可能。且传统设备在泥浆环境中存在传感器失灵、夹具适配性差、夹持不牢等问题,让打捞陷入 “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 的循环。

团队深入中铁二局、福建运安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施工一线,与工人交流得知:水下压力导致传感器易失灵,夹具更换耗时且易损设备,67 米下潜成 “水鬼” 生死线。这些问题坚定了团队攻克难题的信念,为研发找准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实际深入现场进行调研

直面攻坚险阻,淬炼技术锋芒

研发中,团队遇诸多难题:传感器在泥浆中定位精度差,第一代原型机机械臂在高压下卡顿、抓不住钻头,传统设备还存在压力适应能力弱、夹具通用性差等瓶颈。

团队开启 “7×24 小时” 攻坚:技术负责人蔡明君带领团队检索 127 篇国内外文献,赴中船重工研究所取经,研发出压力耐受自适应传感器,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联合创始人蔡明君结合工程世家经验,设计高精度智能自定心夹持装置及多功能夹具更换系统,10-30 秒完成夹具适配,夹持稳定性提升 80%。

图为:团队一起商讨解决方案 

科技赋能破局,铸就安全屏障

传统人工打捞依赖 “水鬼”,面临减压病、设备故障等致命风险,且深度受限、效率低。“深潜者” 团队以 “科技替代人工” 为核心,将智能化、精准化理念注入打捞环节。

在福建运安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试用中,“深潜者” 表现出色:300 米水深下,压力传感器实时传数据,自定心夹头稳锁不规则钻头,推进器灵活避障,全程无人干预且精准高效,为企业降低 15% 成本。

截至 2025 年,团队完成 130 余次实际打捞作业,获 1 项发明专利、2 项实用新型专利,与中铁二局、福建运安等企业合作,推动水下打捞从 “人工冒险” 向 “智能保障” 跨越。未来计划搭建设备运维数字平台,实现故障预判与远程诊断。

三年来,“深潜者” 团队是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扎根产业、服务一线的缩影。他们将 “产教融合、知行合一” 融入实践,为行业装上 “科技大脑”,播撒创新与安全种子,未来将继续推动智能打捞技术发展,让科技护佑建设者,让青春在产业升级中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明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