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强化港澳青年与内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共育极为关键。本文聚焦于港澳课堂与珠三角警校的思政共育“跨界联培”模式,通过构建“三阶段”渐进式培养模型,以岭南文化为精神桥梁,创设沉浸式云实训平台,旨在提升港澳青年对国家的认同,促进其思政认知的转化,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推动青年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港澳教育;思政共育;跨界联培;岭南文化;云实训平台
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大湾区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化。教育协同发展为区域融合提供支撑,其中港澳与珠三角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合作意义独特。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警校应当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学生社区的党建引领和价值引领。[1]加强港澳青年国家意识与爱国精神培育是各界关注焦点。2024年《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强调,需通过多元方式提升港澳青年国家认同感与归属感。探究港澳课堂与珠三角警校思政共育“跨界联培”模式,可填补研究空白,为大湾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创新思路,助力“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
一、制定“三阶段”渐进式培养模型,强化育人方向统一
“三阶段”渐进式培养模型依循认知规律,形成港澳认知、湾区实践到国家认同的递进链条。作为逻辑起点,港澳认知阶段通过课堂教学与专题研究,梳理港澳殖民历史、回归历程及“一国两制”实践成果,设置专项课程剖析制度优势,使港澳青年明晰与祖国的历史渊源及制度保障作用,筑牢认知根基。基于此,湾区实践阶段组织港澳学生参与珠三角社区服务、企业实习与调研,在体验中感受治理模式与产业融合,深化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跃升。最终以实践感知为基础,国家认同阶段依托警校课程,结合“一带一路”推进、5G技术突破等案例分析制度优势与民族精神,通过研讨引导港澳青年将认知升华为对国家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的认同,形成完整逻辑闭环,确保育人方向的统一递进。
二、以岭南文化为精神纽带,促进价值认同融合
“三阶段”模型构建认知基础与实践路径后,需以文化为介质推进价值层面深度融合。岭南文化因在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的共通性,成为天然精神纽带,其涵盖粤语、粤剧、粤菜、岭南建筑、岭南画派等丰富形式,在两地广泛传播且根基深厚,纽带作用不可替代。开展岭南文化主题交流活动是重要途径,港澳课堂与珠三角警校同步举办岭南文化节,设置粤剧表演、粤菜烹饪展示、岭南建筑模型制作等环节,港澳与内地学生共同参与,在体验魅力中增进文化交流与情感沟通。如粤剧表演活动邀请专业演员授课,指导学习唱腔、身段与技巧,共同排练经典剧目,使学生体会独特内涵,感知文化同源性,为价值观念相互理解与融合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岭南文化中开放包容、务实进取、勇于创新等价值元素并融入思政教育,以岭南地区近代开放先锋作用、现代经济创新成就为案例,讲解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引导港澳青年从价值传承中领悟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完成从地域文化认同到国家价值认同的过渡,强化“跨界联培”中价值认同融合深度。
三、创设沉浸式云实训平台,深化思政认知转化
在价值认同逐步融合的前提下,需要构建实践载体以推动思政认知向行为自觉转化,而提升警校生的职业认知与情感是这一转化的重要体现。政治意识越高越有助于提高警校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2]沉浸式云实训平台正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关键依托。该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港澳警情处置模拟与大湾区实地考察的结合,形成认知深化闭环。依据港澳社会治安特点与法律体系,设计街头纠纷、盗窃案件、突发事件等警情模拟场景,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珠三角警校学生沉浸式感受处置环境与流程,依据当地法律规定与警务规范制定实施处置方案,在街头纠纷模拟中运用沟通技巧与法律知识判断性质、采取措施,此过程可使学生深入了解港澳法治环境与警务模式,增强对“一国两制”下港澳特殊性的认识,提升警务实践与跨区域适应能力,为理解港澳社会治理体系提供实践支撑。同时结合大湾区实地考察资源,通过全景摄像、直播等技术将重要发展成果、建设项目与文化地标呈现于平台,供学生虚拟考察,了解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深圳南山科技园等创新园区及广州陈家祠等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同步组织线下考察让港澳学生感受珠三角活力、内地学生了解港澳社会治理。线上线下结合助力学生全方位认识大湾区,将价值认同转化为对区域协同发展的直观认知,深化对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协同的理解,最终推动思政教育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认知再到行为转化的完整闭环,显著提升“跨界联培”实效性。
结语
港澳课堂与珠三角警校的思政共育“跨界联培”模式,通过“三阶段”渐进式培养模型、岭南文化纽带以及沉浸式云实训平台的构建,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路径。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与思政素养,也为内地警校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与实践机会。未来,应持续完善与推广这一模式,为大湾区的长远发展培育更多具有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许敏珊)
参考文献
[1]王思雅,陈永欣.关于加强警校生思政教育的思考[J].警戒线,2024(22):77-80.
[2]黄进,刘彬.课程思政对警校生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公安研究,2024,(01):79-90.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