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青春零距离:中国药科大学“药润童心·情暖灌云”实践团三下乡法治教育三连击

发布时间:2025-08-14 19: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苏丹   阅读 3.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导语】把案件搬上讲台,让宪法走进课堂,用舞台剧叩开少年心房。711日至17日,中国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药润童心·情暖灌云”实践团在连云港市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连续推出三场面向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活动:“宪法知识大比拼”点燃学生思辨火花,“模拟法庭”使学生化身“小小法律人”,普法栏目剧《山花烂漫时》让《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本次活动共有80余名学生与法律实现零距离,旨在以沉浸式、交互式、艺术化手段让法治精神“飞入寻常少年心”。

一、“宪”声夺人——一门学生主动拖堂的课

7月11日,“宪法知识大比拼”在同学们的高涨热情中激烈开赛。首先“脑力加速度”环节,每组同学轮流报出我国的一项法律法规,大家答得有来有往,不出5分钟老师的板书就写满了黑板。第二轮“智勇法先锋”采用3秒抢答制。“国家宪法日几月几日?”任课老师话音未落,第一组同学已拍铃抢答:“12月4日!”台下掌声雷动,比分在电光火石间交替上升。最火爆的“法律达人秀”把课堂推向高潮。志愿者手舞足蹈诠释“言论自由”,学生秒猜。抽象法条被翻译成童言童语,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下课铃响,同学们却依旧恋恋不舍,恳求老师加赛拖堂。

任课老师李亦竹赛后表示:“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把条文读成了身边故事。” 这堂以抢答铃声为鼓点、笑语欢声为注脚的创新课,让法治信仰在少年心田破土萌芽。

图为同学们积极抢答法律知识。王菁一 供图

二、模拟法庭——“零距离”的司法心跳

7月14日,中国药科大学“药润童心·情暖灌云”实践团联合灌云县人民法院、灌云县人民检察院及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成功举行了一场模拟法庭活动。

随着一记清脆法槌的落下,一起改编自真实案件的未成年人电信诈骗案在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开庭”。同学们身着法官袍、检察制服,分别扮演审判人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举止规范、用语准确,整个庭审过程规范严谨。

当“审判长”当庭宣读判决结果时,法律的庄严与权威在少年心中具象化相较传统单向灌输式普法,沉浸式庭审让同学们在“角色扮演”中体悟程序正义,激活学法热情,实现法治意识由“入耳”到“入心”的转化。

图为庭审现场。朱苏丹 供图

庭审结束后,法院、检察院干警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为题,结合庭审案例细节开展法治宣讲,系统梳理诈骗链条、法律责任与防范技巧,并向小朋友们分发反诈手册。同学们纷纷表示,立志做一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少年,并将所学传递给家人。

此次“模拟法庭进校园”打破了传统法治教育的单向传输,让未成年人在沉浸式体验中真切感受到法律威严与司法温度。审判长扮演者田馨同学说:“这场活动让我离我的梦想更近了一些。”县法院、县检察院负责同志对中国药科大学“药润童心·情暖灌云”实践团的专业素养与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法院+检察院+学校+高校”四方协同机制,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走深走实、常态长效。

图为师生与司法人员合照。徐涵曦 供图

三、山花烂漫——法律在光影中落地生花

7月17日, “药润童心·情暖灌云”夏令营结营仪式文艺汇演在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报告厅温暖启幕。改编自真实新闻的普法栏目剧《山花烂漫时》压轴亮相,创造性地植入了大量《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治元素,100余名师生家长前来观看。

剧情聚焦遭遇父亲逼婚的大山留守女孩“查星月”,面临辍学困境,女校同学们将她护在身后,高声齐诵“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点燃全场,替所有孩子立下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誓言,引得观众们潸然泪下。当剧中班主任李老师喊出“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激起了全场对教育公平的深切共鸣,观众席爆发出阵阵掌声。对于被村中恶势力纠缠的查父,张校长更是字字铿锵,对其高呼:“天大的困难,有法律给你做主!” 如一道法治之光,穿透剧情的阴霾,照亮现实。

当灯光再次亮起,查星月的故事已化作一粒种子,落在少年们的心中:学法、用法、护法,从此不再是口号,而是他们脚下可以丈量的路。每一个走出报告厅的孩子,都能去迎接属于自己的烂漫山花。这短短15分钟的演绎,不仅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核心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一场直抵心灵的法治洗礼。它诉说着困境中的希望,传递着法律的温度,也清晰地昭示:当青春的力量与法治的信念相遇,便能筑起守护少年最坚实的屏障。

图为普法栏目剧汇演现场。杨铖锴 供图

【结尾】

落幕非终点,这场“零距离”的法治浸润,已然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中国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与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学生携手,以行动诠释“法护青春”的真谛,为时代注入蓬勃力量。从庄严法槌到激烈抢答,再到光影故事,中国药科大学“药润童心·情暖灌云”实践团用七天完成一场了“法治青春接力”。法治精神不再是法典里的条文,而是少年们看得见、摸得着、演得出的日常。正如志愿者在手记中所写:“当法律长出少年的面孔,它就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通讯员:朱苏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苏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