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深入实施背景下,乡村教育正迈向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为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均衡多元发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支教队赴通许县润店小学,启动“青苗”夏令营活动。这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以知识为笔、爱心为墨,为乡村儿童绘制成长蓝图,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作为“爱之翼”公益项目的延续,此次夏令营承载着十五年的公益积淀。自项目启动以来,团队连续十五年组织乡村支教,覆盖乡村学生超2000人,通过课程帮扶、物资捐赠等形式持续为乡村教育注入暖流。7月14日,“爱之翼”十五周年庆典的余温尚未褪去,支教队员已迅速切换至工作状态。清晨的哨声划破校园宁静,队员们准时集结,带着饱满热情走向教室,在润店小学的讲台前续写公益故事,将十五年的奉献初心转化为当下的点滴行动。
图一为爱之翼十五周年茶话会暨慰问活动合照。刘宝俊供图
五星耀童心,赤忱映山河。红色教育课堂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队员手中展开。孩子们踮起脚尖,将稚嫩的小手轻轻贴在象征祖国疆域的鲜红底图上。“看,这五颗星,从漠河的林海到曾母暗沙的浪花,守护着每一寸土地。”队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着,孩子们的指尖缓缓抚过地图上蜿蜒的国境线,眼神中渐渐充满敬畏。一名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轻声说:“老师,国旗真厉害,以后要好好爱护它。”对国旗的认知、对祖国的热爱,如同种子般在心底悄悄扎根。
图二为支教队员土豆老师爱国主题课程照。张旭泽供图
图三为学生五星红旗绘图成果照。王小芳供图
气味探奥秘,生活蕴真知。“气味王国”课程里,小小的教室成了探索的乐园。柠檬的酸冽、薄荷的清爽、泥土的温润……孩子们围在队员身边,好奇地凑近闻嗅,争相分享自己的发现:“这个像奶奶泡的柠檬水!”“这个和雨后的草地一个味儿!”“这些气味分子就像会飞的小精灵,钻进鼻子里,咱们就‘抓住’它们啦!”生动的比喻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触手可及,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发现的光芒,探索生活的好奇心被悄然点亮。
图四为支教队员牟虹亿气味课堂照。刘毅供图
指纹显奇巧,掌中藏乾坤。指纹探索课上,专注的氛围弥漫开来。队员们提前准备好放大镜和空白卡纸,引导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指尖按在胶布上,再轻轻揭起——弧形的箕纹、回旋的斗纹、简洁的弓纹,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纹路清晰呈现。大家举着自己的“指纹标本”相互比对,叽叽喳喳讨论着差异。“老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这是人们的专属‘身份密码’吗?”三年级学生小明举着卡纸问道,稚嫩的提问里满是惊喜。指纹的独特性在这一刻有了具象的意义,更激发了他们探索自身与世界的浓厚兴趣。
图五为支教队员小天老师探索指纹课程照。孙彝凡供图
此次“青苗”夏令营紧扣“扶志”与“扶智”双主线,支教队员创新设计课程形式,将知识传授与兴趣培养相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乡村素质教育落地筑牢基础。华水学子用青春实践诠释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与教育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注入了鲜活的青年力量。
撰文 | 王小芳
一审 | 刘薇
二审 | 陈盛贺
三审 | 张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