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刘长鑫 张玉菡)7月29日,尽管夏日骄阳炙烤大地,却丝毫没有阻挡关爱孤困儿童的脚步。当天,河南警察学院网络安全系“警星护苗”实践团与南召县云阳镇妇联紧密协作,联合开展孤困儿童入户走访帮扶活动。此次精准帮扶行动,不仅为当地孤困儿童送去了生活物资与学业辅导支持,更以真情实感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了温暖与希望,成为炎炎夏日里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图为“警星护苗”实践团成员给孩子们介绍学习用品
为确保帮扶工作精准对接需求、切实发挥实效,云阳镇妇联在前期做了大量扎实且细致的准备工作。妇联干部们不辞辛劳,逐户进行走访摸排,深入了解每个孤困儿童的家庭环境、生活保障情况、学习成绩及心理状态等多方面信息,像梳理家珍一般为每个孩子建立起一份份内容详实、数据精准的帮扶档案。档案中,“孩子父母因意外离世,现随年迈奶奶生活,家庭收入微薄,数学成绩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孩子由亲戚代管,性格较为孤僻,但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好学”等记录,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妇联干部对孩子们的深切牵挂与关怀,也为实践团的入户走访提供了科学、精准的“导航”,让帮扶行动更具针对性。
▲图为“警星护苗”实践团给孤困儿童送去牛奶、零食、学习用品等
走访过程中,云阳镇妇联凭借对辖区情况的熟悉,熟门熟路地为实践团引路,同时结合帮扶档案,不时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各户儿童的具体情况:“前面那户的孩子叫小宇,父母离异后跟随爷爷生活,因缺乏父母陪伴,平时不太爱说话,性格比较内向,你们交流时多主动一些,耐心引导她开口。”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先与儿童的监护人亲切拉起家常,从“孩子暑假期间作息是否规律”“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亟待解决的难处”等贴近生活的贴心问题入手,逐渐消除对方的拘谨感,打开话匣子,在轻松的交流中进一步掌握孩子的实际情况。实践团的警校生们则主动放下身段,蹲下身来与孩子们平视交流,认真翻看他们的暑期作业,针对作业中出现的数学公式运用、英语语法掌握等难点问题,用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语言耐心讲解,还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分享“将数学应用题转化为图形分析”“把英语单词编成趣味小口诀记忆”等实用学习技巧,帮助孩子们提升学习效率。
当看到部分孩子使用的文具已经略显陈旧、甚至存在短缺情况时,实践团成员立即从随身携带的物资袋中拿出精心准备的牛奶、笔记本、黑笔等慰问品,一一送到孩子们手中。“这个印有警徽图案的书签送给你,它代表着一份守护,以后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勇敢面对呀!”一名志愿者将书签递到一名小女孩手中时,孩子怯生生地接过,小声说了句“谢谢哥哥”,原本略带羞涩的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眼里却泛起了感动的光芒。志愿者还结合自身所学的网络安全专业特长,从孩子们身边常见的案例出发,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几个关于网络诈骗防范、个人信息保护的小故事,生动形象地为孩子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同时鼓励她:“虽然现在家庭面临一些困难,但只要你好好学习,掌握知识和本领,未来也能像警察叔叔阿姨一样,成为一个有能力保护别人的人。”
▲图为“警星护苗”实践团、妇联工作者和贫困儿童合照
此次入户走访活动虽已圆满结束,但播撒在孩子们心中的温暖种子已然生根发芽。此次活动通过定期入户走访、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持续关注孤困儿童的成长动态,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正如实践团一名志愿者在活动总结中所说:“作为警校生,穿上这身警服,守护人民群众的平安与幸福就是自己责任;奉献爱心、传递温暖就是自己作为青年志愿者的初心。能为这些孤困儿童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哪怕再累,心里也是满满的成就感,一切都值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长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