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凝彩,青春护璃——千年琉璃的时光对话

发布时间:2025-08-14 18: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章研   阅读 39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8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非遗承薪火,青春绽芳华”实践队的队员们走进了淄博博山琉璃的千年炉火深处。当炉膛内1200℃的烈焰映亮年轻脸庞,他们以一段在熔炉光影间展开的对话,连接起炽热历史与滚烫当下。

 熔炉涅槃:千年烈焰的技艺密码

在热浪翻涌的作坊里,国家级传承人手中的铁管在熔炉中灵巧一挑,炽热琉璃料附着其上。只见铁管在老师傅掌心飞旋,吹、捻、拉、展之间,一件玲珑器物竟在烈焰中涅槃而生。

“琉璃有灵性,你得听懂它在火里‘说话’。”老师傅的声音穿透鼓风机的轰鸣。实践队员尝试模仿那看似轻盈的吹制动作,却屡屡碰壁——或吹破料泡,或塑形不成。琉璃在老师傅手中如被驯服的火焰精灵,在队员们手中却成了难以把握的流火。

这炉火已燃烧两千余年。从战国墓中神秘的“蜻蜓眼”琉璃珠,到汉唐气象万千的琉璃礼器,再到如今博物馆中陈列的流光溢彩,每一件器物都烙印着匠人与烈焰搏斗的印记。实践队员轻触展柜中一件唐代琉璃器冰冷的表面,指尖却仿佛感受到它诞生时灼人的温度。

图为师傅展示琉璃制作的基础工艺。刘若涵 供图

琉光新语:古艺青春的炽热碰撞

博山陶瓷琉璃博物馆的当代展区令人耳目一新:琉璃与LED技术联姻,化作光影流动的灯盏;鲁绣的精致纹样被嵌入琉璃首饰,焕发时尚气息;水墨意境流淌于琉璃摆件,凝固了刹那的诗意。

“琉璃青年创客空间”也是一派蓬勃景象。二十多名大学生创客在此扎根,他们研发的“迷你琉璃DIY套装”成为爆款,月销超3000件。实践队员发挥生物科学专业优势参与设计的“微生物琉璃挂件”,将显微镜下的瑰丽世界凝于方寸琉彩,成为科普与艺术交融的独特表达。

图为淄博琉璃工艺品。刘若涵 供图

星火燎原:青春守护的永恒誓言

在博山琉璃艺术小学的课堂上,实践队员用彩泥模拟琉璃塑形,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吹制着自己的“琉璃”作品。“我要把孙悟空放进琉璃灯里!”一个小男孩高举着作品兴奋地喊道。这充满童真的宣言,正是古老技艺焕发未来生机的生动回响。

随着他们的创意与热情,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探索与创新的氛围。孩子们的想象如彩泥般柔软,等待着被塑造成一个个独特的梦想。老师和实践队员的指导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他们通往琉璃传承的道路。每个孩子的笑容,都是这门传统艺术生生不息的最好证明。   

图为实践队员向孩子们介绍淄博琉璃。刘若涵 供图

炉火渐熄,琉彩长存。当实践队员在高温炉前接力吹制出第一件完整作品,汗水中折射的微光已照亮了前路。们不仅带回琉璃的华彩,更在灵魂深处烙下匠魂印记:守护非遗,是青春的磨砺,更是生命的淬火。

于这片诞生圣贤与巧匠的土地上,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被青春续写——以炽热初心守护琉光不灭,让古老炉火里淬炼的齐鲁风华,永远辉映民族血脉的璀璨长河。(通讯员 章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章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