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徐滋琪、张静垚)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2025年7月7日—14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徐滋琪、冯滋洋、肖瑶老师带领校红十字会成员和学院同学深入广州市多个乡镇社区,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在为期一周的活动里,“健康守护”突击队先后走进南池村、凤秀家园小区和秀山村,将专业的健康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累计服务群众50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500余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急救技能送上门,守护生命零距离”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健康守护”突击队送教入户护安康
突击队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响应广州市红十字会关于深化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的工作部署,创新开展急救培训工作。突击队队员们携带心肺复苏模拟人深入南池村农户家中,采取“理论+实操+考核”的闭环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队员发现村民对心肺复苏按压位置把握不准,立即用“两乳连线正中间”的口诀进行指导;教学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时,针对村民记不住操作步骤的问题,队员们创新编出“开机-贴片-放电”三字经,并设置模拟突发场景进行演练。这种“手把手教、实打实练”的方式效果显著,连小女孩都掌握了急救要领,她骄傲地扬起小脸:“我要当家里的小急救员,保护爷爷奶奶
▲图为队员在农户家中进行心肺复苏教学
“急救技能进乡村,守护健康暖民心”——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健康守护”突击队开展急救培训专项行动
“健康守护”突击队,为村民开展急救知识与包扎技能专项培训,突击队员们通过提问引导参与者思考,系统讲解与模拟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向村民及儿童普及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关键急救技能。为提升村民应对突发意外的自救互救能力,“健康守护”突击队精心设计了一场沉浸式急救培训。针对农村医疗知识薄弱的现状,队员们以“生命急救黄金时间”为切入点,通过“一问一症一演练”的互动模式展开教学:在CPR教学环节,模拟人道具配合AED语音提示,让村民直观掌握胸外按压深度与频率;面对儿童群体,则演示海姆立克法的“剪刀石头布定位口诀。在包扎与烫伤处理专题培训中,队员们系统讲解了螺旋包扎、环形包扎等基础包扎技术,并模拟不同伤情场景,指导村民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伤口处理。针对农村常见的烫伤问题,突击队纠正了“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误区,科学强调“冲、脱、泡、盖、送”五步处理原则,并通过情景模拟帮助村民形成正确记忆。
▲图为队员进行包扎教学
“游戏化教学+情景体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健康守护”突击队创新打造防溺水教育新模式
在南池村池塘隐患,“健康守护”突击队创新实践防溺水教育新模式,开展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突破性地将情景模拟与互动体验相结合,通过“理论+实践”的双轨教学模式,构建了“认知-体验-强化”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这种创新教育方式不仅显著提升了乡村青少年的安全防范能力,更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推广的防溺水教育新路径。在教学过程中,突击队员特别设计了防溺水主题飞行棋游戏,将“六不准”等防溺水要点融入游戏环节。这种寓教于乐的趣味化教学方式,使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重要的安全知识。在实践环节,突击队员带领小朋友们实地观察池塘周边环境,重点讲解警示牌的含义和危险水域特征,教会他们识别“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等警示标识,并强调必须远离这些区域。通过这种"现场警示教学",让小朋友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对应起来,切实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避险意识。
▲图为小朋友玩防溺水安全知识主题飞行棋
▲图为队员在池塘边情景化教学
“青春防艾·健康同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健康守护”突击队筑牢乡村儿童防性侵安全网
针对乡村儿童健康知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的问题,“健康守护”突击队在南池村开展“青春防艾·健康同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乡村儿童健康素养提升,通过系统化的知识普及和互动实践,着力构建乡村青少年健康防护网,切实提升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宣讲环节重点围绕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核心内容展开,讲解过程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针对乡村儿童认知特点,特别强化了防性侵安全教育内容,系统讲授身体保护知识、危险情境识别和求助方法,切实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在常规教学之外,队员们带领小朋友们学习。第十一届国际艾滋病反歧视主题曲《天空有雨 伞下有你》手势舞,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这是撑伞的动作,代表保护;双手比心,传递关爱。”孩子们跟着音乐认真模仿,在律动中感受防艾主题的温暖力量。通过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化“防艾”反歧视理念,使专业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有效传播。这种创新的宣传形式既增强了活动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参与者的接受度,为“防艾”宣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队员为小朋友讲解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
从“旁观者”到“施救者”——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健康守护”突击队赋能社区急救新力量
“健康守护”突击队走进凤秀家园小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和互动体验,突击队员们将急救知识送到居民身边,为社区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突击队员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互动问答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居民普及急救知识。他们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流程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强调“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详细示范了止血包扎、烫伤应急处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活动现场,居民们专注聆听、踊跃提问,部分居民在队员指导下现场练习心肺复苏操作;突击队员们则耐心解答、细致示范,通过“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要领,真正实现了急救知识“零距离”传递,为构建平安社区贡献了青春力量。
▲图为队员在凤秀小区广场进行教学
“办实事,见实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健康守护”突击队清出乡村新面貌,守护百姓大健康
卫生问题也是健康问题的第一道防线。“健康守护”突击队深入秀山村开展“健康守护·洁净同”主题实践活动,针对村庄环境卫生痛点展开系统整治。突击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村内主干道、公共活动区域及卫生死角展开系统整治。队员们运用专业清洁工具,分组进行路面深度清洁和垃圾清理工作,重点整治长期积存的卫生顽疾。在高温环境下,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效作业,通过标准化流程完成环境提升工作,使村庄整体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此次行动不仅为村民营造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健康意识,更以实际行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基层的担当精神。
▲图为队员们清扫街道垃圾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健康守护”突击队通过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将专业急救知识带到乡村基层。团队创新采用“送教入户”、“情景模拟”等方式,让急救技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突击队先后在南池村、凤秀家园、秀山村等地开展系统性培训,确保村民掌握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救护等关键技能。秀山村村支书感慨道:“这些年轻人不仅教得好,还很有耐心的询问大家的身体健康,他们不仅带来了知识,更带来了对我们的真心关怀。”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既实用又暖心,为构建“人人会急救”的乡村健康安全网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大合照
展望未来,突击队将持续深化急救普及工作,深入推动“急救进乡村”、“急救进社区”等常态化培训,并探索“互联网+急救教育”模式,通过线上平台实现远程指导与复训,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持久力量。(通讯员 徐滋琪、张静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静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