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青年学子赴宜宾市博物馆开展文博志愿服务

发布时间:2025-08-14 19: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菲扬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张菲扬)为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中传承文化根脉,2025年7月8日至14日,西南石油大学阳光文博志愿服务队8名学子走进宜宾市博物馆开展为期两周的志愿实践活动。从展厅讲解到秩序维护,从文物知识科普到参观引导,学子们以青春之力为文博事业注入新活力。

图为服务队队员在宜宾博物院合影留恋岗前深耕,筑牢文化传播基石

为确保志愿服务质量,团队在活动初期便与博物馆达成深度合作。开馆前三天,博物馆专业研究员为志愿者开展系统培训,内容涵盖馆藏文物历史背景、讲解技巧、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到明清时期的书画技法,从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到瓷器的釉色演变,学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整理数万字笔记,反复打磨讲解词,力求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让文物“活起来”。
    “光是‘青花缠枝莲纹碗’这一件展品,我们就查阅了《中国陶瓷史》《明清瓷器鉴定》等5本专业书籍,还请教了3位研究员,就是想把背后的文化寓意讲透。”团队负责人李同学分享道。岗前充分的准备,为后续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为服务队队员为游客讲解岗上践行,架起古今沟通桥梁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在各个展厅形成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在“古代文明”展厅,张同学结合动画短片,为小朋友们讲解恐龙化石的发掘故事,用“提问互动+情景模拟”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在“革命历史”展区,王同学带领参观者重温红色故事,通过实物展品与历史照片的结合,让大家直观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

除了日常讲解,志愿者们还协助博物馆完成“文物保护小课堂”系列活动。他们设计制作12块科普展板,向参观者普及“如何正确参观博物馆”“文物保护小知识”等内容,累计服务观众2000余人次,收到博物馆感谢信及参观者好评50余条。

图为服务队队员参观博物馆实践赋能,收获成长与责任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播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成长实践课。志愿者们在服务中深化了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在与参观者的互动中提升了沟通能力与责任意识。“有位老爷爷听完讲解后,拉着志愿者讲了他收藏老物件的故事,那一刻大家突然明白,文物不只是冰冷的展品,更是承载着集体记忆的情感纽带。”参与活动的潘同学感慨道。

 

活动结束后,团队还整理形成《博物馆志愿服务实践报告》,总结实践经验并提出“青年志愿者文博服务长效机制”建议,为后续校馆合作提供参考。宜宾市博物馆馆长对学子们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与西南石油大学的合作是一次成功尝试,这些年轻人用青春热情让更多人爱上博物馆、了解本土文化,期待未来能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据悉,此次三下乡博物馆志愿行是西南石油大学“文化传承”系列实践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西南石油大学将继续整合资源,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春之花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绚丽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菲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