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温情筑梦,一笺期盼牵心

发布时间:2025-08-14 16: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思娅 李建周 张雪艳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5日,玉溪师范学院“红绿融合,推普兴边”青年推普团的志愿者们,在腾冲市明光镇东营社区海秀希望小学开展三下乡活动。八点四十左右,小道上彩色的小身影开始出现,“老师好!”的招呼声由远及近。孩子们激动的扑向那抹熟悉橙色。这场持续六日始于校门口的温暖相逢,开启了“红绿融合,推普兴边”青年推普团在海秀希望小学推普小课堂。

幻梦未来:黑板上书写理想

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在A4纸上先写下自己的理想,然后挨个上台写下自己的梦想并和大家分享。当画家、医生、老师、军人、警察等职业依次出现在黑板上的时候,教室不再只是一方空间,而是梦想的播种场,每一个职业理想,都像颗饱满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底、在这方天地里,悄然扎根。而志愿者们含笑的目光,正见证着这一场关于青春与理想的温暖奔赴。

巧手生花:创意与欢乐的工坊

这是创意与欢乐汇聚的课堂,志愿者与孩子们都化身“巧匠”,与粘土、气球开启奇妙互动。粘土在指尖翻滚、塑形,不一会儿,小汉堡、小橙子、派大星、章鱼哥等小物件陆续诞生。气球也不甘示弱,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灵活摆弄,把普通的气球变成可爱的小狗、漂亮的小花儿以及霸气的长剑。平凡的材料在孩子们手里变成了欢乐的宝藏。

红色烙印:深植家国情怀

历史沉重的帷幕在教室拉开,志愿者小李通过PPT向孩子们讲解了滇西抗战中的腾冲战役,着重向他们介绍了滇西抗战纪念馆及国殇墓园,并给他们放了一段小视频来帮助他们理解。硝烟的记忆尚未散去,志愿者小张便向孩子们介绍了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聂耳与国歌,厚植他们的家国情怀。

无声别离:六日光阴凝成句号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盛大舞台。第六日下午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分发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空气中弥漫着化不开的离愁。“小朋友们,我们所有的活动到今天就圆满结束了。感谢大家!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祝你们学习进步!”领队志愿者小李说。志愿者们像平时一样把他们送到学校门口,“老师,这个气球送给你”几个羞涩的小女孩鼓起勇气将气球送给志愿者们,而后志愿者们目送他们离开,一个小女孩拉住小张的外套问,“老师,明年你们还来吗?”小张没有明确的回答她,只是让她注意安全。

“几日奔赴,翻山越岭,三下乡何为?”返程途中,车厢内异常安静,小张翻看着拍下的照片,看着照片上孩子们鲜活的笑脸,回忆着这六天的点点滴滴,给出了答案:为什么三下乡?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最好的回答。

“老师,明年你们还来吗?”这声的稚嫩呼唤,是最深沉的依恋,是六日共筑的信任丰碑,更是这个伟大时代交付给青年一代最清澈的使命宣言。六天的相处终将熔铸成夏日永不褪色的青春群像,“三下乡”这项事业已然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化作一座用真诚与热爱浇筑的大桥。

青年推普团肩扛使命,以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为纽带,让知识跨越山海,让心声同频共振,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光辉恒久照亮乡土,奏响新时代最动听的青春之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思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8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