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星火赓光”宣讲团以“北山‘万年级’工程——守护万年安全的中国答卷”为主题,开展深度科普宣讲。宣讲聚焦我国在西北戈壁无人区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壮举,向青少年揭示了核能产业链末端安全闭环的“中国方案”,传递了守护国家核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
解读“万年安全”:戈壁深处的国家使命
宣讲团成员借助详实的宣讲PPT和震撼的工程纪实视频,带领与课学生深入理解了北山工程的非凡意义与科技内涵:
1. 核能发展的“终极安全命题”: 宣讲伊始,阐述了安全处置核电站运行产生的高放废物,确保其与生物圈长期、安全隔离(需达万年甚至十万年以上),是关乎核能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子孙后代福祉的重大战略课题,也是负责任核大国的庄严承诺。
2. 北山工程的战略地位: 重点介绍了选址于甘肃北山戈壁无人区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及其先导工程——北山地下实验室。强调这是我国核燃料闭式循环的关键环节,是解决高放废物最终归宿的国家重器,其目标直指建成国际一流的科研设施,为未来建设实际处置库提供科学依据、工程经验和安全技术保障。
3. “万年级”工程的科技挑战与突破: 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实现“万年安全”背后的核心科技:
地质屏障的苛刻选择: 阐释了为何选择戈壁深处、地质构造极其稳定、地下水极其贫乏的花岗岩体作为天然屏障;工程屏障的精妙设计: 介绍了多重工程屏障系统(如高性能废物罐、缓冲回填材料)如何与地质屏障协同作用,阻隔放射性核素迁移;前沿科研的持续探索: 提及地下实验室将开展的关键实验,如深部岩石力学、地下水运移、材料长期性能、安全评价模型等,凸显其作为国家科技实力前沿阵地的角色;国家担当与全球视野: 展示了我国在该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积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致力于为全球核废料安全处置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决心。
▲宣讲员沈小丽引导与课学生参与互动。 程坪 摄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隐姓埋名铸就永恒安全
宣讲深刻融入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核。宣讲员讲述了数代科研工作者如何传承先辈精神,扎根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克服极端环境、技术封锁和工程难题,默默无闻地为国家的核安全和生态安全构筑一道“万年屏障”。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正是新时代对“两弹一星”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此次宣讲是“星火赓光”宣讲团践行科普志愿精神,将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知识普及到基层社区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更为广泛地传播给青少年,激励他们关注科技、热爱科学,未来投身于守护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中。通过揭秘北山这一鲜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大国工程”,宣讲有效提升了社区学子对国家核安全战略、前沿科技攻关以及科学家奉献精神的认知深度,增强了其国家自豪感与科技安全意识,亦使其深刻体会到科技工作者“谋万年计”的远见卓识和家国情怀,对“核安全”这一国家命脉有了全新的理解。
(熊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