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百千万工程”寻红觅韵突击队 | 腊香糕韵里的传承与创新,青春力量赋能莞味文化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4 19: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罗佳琦 朱佳颖 庄梓濠   阅读 27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罗佳琦) 2025年7月7日至8日,广东科技学院“寻红觅韵”突击队走进莞府腊味工坊与中国圣心糕点博物馆,解码传统美食的文化基因,为莞味产业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踏入莞府腊味工坊,醇厚的腊香便扑面而来。这里传承着历经百年的腊肠制作技艺,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非遗传承人的匠心。队员们围在传承人身边,聆听腊味从明清时期的“盐腌风干”到现代标准化生产的演进史。“三分肥七分瘦的黄金配比,是祖辈传下的智慧。”非遗传承人讲解道。在实践环节,队员们尝试灌肠、绑节,体验传统工艺的细腻。

▲图为突击队队员在莞府腊味合影。 通讯员 庄梓濠 摄

推开中国圣心糕点博物馆的木门,仿佛踏入时光长廊。玻璃展柜里,清代“状元及第”糕模的蝙蝠纹样寓意福气,民国“喜饼”模具的“囍”字透着百年前的婚庆喜气,而现代展区的低糖糕点配方,则诠释着传统口味与健康需求的碰撞。突击队队员们跟着队长的脚步,在“节庆糕点墙”前驻足:春节的糖环如金圈绕满幸福,中秋的月光饼印着嫦娥奔月,冬至的萝卜糕藏着“步步高升 的祈愿。

▲图为突击队队员进行实践学习。 通讯员 朱佳颖 摄

两天的调研,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传统美食不仅是味蕾记忆,更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富矿。从莞府腊味在电商浪潮中的破局突围,到圣心糕点以研学模式探索的创新路径,这些鲜活实践恰是“百千万工程”里“守正创新”理念的生动诠释。

▲图为突击队队员调研特色食品。 通讯员 邓可欣 摄

▲图为突击队和指导老师在圣心糕点博物馆门前合影。 通讯员 谢舒婷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叶超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