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在景阳镇革塘坝社区开展了“我为家乡献一策”主题课程。本次课程由志愿服务队李佳宸老师主讲,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与深度探讨,引导当地学生聚焦家乡发展,培养责任意识。课程旨在让学生们重新认识家乡的潜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
课程伊始,李佳宸老师以“家乡知多少”的互动提问打开话题,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提到清江峡谷的晨雾,有的说起家里种的蜜柚,还有的骄傲地讲述着独特的土家族摆手舞。在轻松的氛围中,李老师顺势展示了景阳镇的“家底”:这里坐拥清江黄金水道,黄鹤桥峰林等自然景观四季如画,森林覆盖率稳居高位,2024年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特色农业同样亮眼,2万余亩柑橘、柚、梨等小水果基地年产值突破亿元,通过“高枝换头”技术改良的金果梨、贡米供不应求,“采摘+农旅+美食”的融合模式更让产业链不断延伸,千亩柑橘柚基地带动近万农户增收。
随后,课程聚焦“家乡缺什么”的现实问题。李老师结合图片与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绿水青山永续发展?怎样改善交通与基础设施?如何让家乡的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提出“给果树装二维码,让游客扫码了解生长过程”,有的建议“把民俗活动拍成短视频发到网上”。李老师肯定了大家的创意,并介绍了“资源+环境+技术+管理”的发展公式,还特别展示了北斗智慧桥梁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在生态保护与基建维护中的应用,告诉孩子们“发展既要靠热情,更要靠科学”。
课程后半段的“情景模拟”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分组扮演政府成员、投资商、环保组织代表等角色,围绕“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平衡”“民生安全保障”等议题展开辩论。“不能为了建酒店破坏山林!”“要让农民在旅游发展中赚到钱!”激烈的讨论中,孩子们逐渐理解了家乡发展的复杂性与系统性。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李佳宸老师:“我们希望通过‘大手牵小手’,让孩子们明白,家乡的未来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今天他们提出的‘小点子’,或许就是明天推动景阳镇发展的‘金点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