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岸到民声,探索内河保护的福医青年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12 17: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兴源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禹你医起,同心向卫”暑期社会实践队赴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围绕鼓楼区境内的两条闽江支流琼东河、安泰河开展“河小禹”专项行动,聚焦城市内河生态保护,开展河道清污、水质检测、问卷调查、政策宣讲与民间河长巡河等系列活动,以专业力量助力河流生态治理,用专业实践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命题。

图为实践队活动合影 薛梦琪供图

河岸清污作表率,躬身实践践初心

实践队成员前往琼东河流域、安泰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开展河道清洁工作,实地参与内河生态环境保护。琼东河与安泰河作为福州市中心重要的内河水系,它们在城市排涝、防洪、生态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连接市民生活与水环境质量的核心纽带。在河道清理过程中,成员们使用扫帚等工具清除河岸垃圾,在与河务工作人员交流中了解“水岸联动治理机制”在河长制推进中的应用场景与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队成员清除河岸垃圾 蒋娴暖供图

水质检测藏匠心,数据为证护健康

为进一步了解内河水质情况,活动期间,实践队成员使用水质采样器,按照专业步骤分别对琼东河、安泰河的上、中、下游各进行了1次水样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专业检测得出水质检测报告。一组组检测数据真实反馈了当地内河水质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生态治理和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撑。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集河流水样 陈哲晖供图

近民声听民意,问卷调研聚民智

为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对内河治理工作的认知和反馈,实践队成员围绕琼东河与安泰河流域开展了实地调研。“阿姨,您觉得河道改造后蚊虫减少了吗?”“阿伯,您认为最近几年河流异味问题有改善吗?”“叔叔,您在家里会进行一水多用吗?”实践队成员化身移动式政策宣讲站,热情地向社区居民讲解福州市内河治理的基本情况、河湖保护、水资源保护、河长制、垃圾分类等相关政策与知识,提升了社区居民对内河生态管理的关注度与参与度。通过调研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实践队从中提炼出居民对河道治理的真实看法与主要关注点,助力当地河流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进社区开展问卷调查 张圣昀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社区宣传节水相关知识 陈哲晖供图

话沧桑忆变迁,听河长述治理来路

河畔榕树下,温泉街道段民间河长对实践队成员诉说着河道治理的历程。早期城市扩张期,对于河道缺乏合理的规划,生活垃圾、污水和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出现水质恶化、水体污染、河道淤积等问题。他表示,面对管养新课题,最大限度发挥民众力量才是守护水清河畅的必胜法宝。作为河长的他在日常巡河的过程中,习惯性地带上卫生工具,方便第一时间清理沿岸的垃圾。遇到沿河垂钓等不文明的行为他总是严厉劝阻,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如今,河流水质慢慢改善,河流生态复归平衡,滨水空间重新成为居民休养身心的宝地,“形成河流养居民,居民保河流”的良性循环。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民间河长了解内河治理沿革 张圣昀供图

通过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福医学子将课堂所学应用于河流治理的实际场景,在实地采样、水质检测、问卷调研等过程中,深入了解“河长制”的落实成效与群众关注点。这些体验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不仅停留在书本上,更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实际作用,助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通讯员 林兴源 薛梦琪 李芳洁 陈青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兴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