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药食同源之道 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铜川宜君县彭镇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2 17: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冼奕妙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冼奕妙 王小雅)为深入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连翘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现状,传承彭祖养生文化,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铜川宜君县彭镇暑期调研实践团开展了以“食安天下中国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彭镇,通过参观企业、书院,走访村委会与种植户,开展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将药食同源理念、彭祖养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为当地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探访中药饮片厂区 聚焦连翘产业困境

为了了解连翘加工流程及收益情况,实践团首先来到宜君县中药饮片趁鲜切制厂,在切制厂技术员的带领下详细观摩了药材的加工流程。

图为切制厂技术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连翘加工过程

据该厂技术员介绍,连翘的种植与加工在当地已初具产业化规模,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受市场行情影响,近几年厂里的生产与销售每况愈下。成员们重点了解到连翘的收益情况不容乐观,其价格自2022年起开始下跌,导致收益下滑,产业发展出现“瓶颈”。这一现象引起了实践团成员的高度关注,为后续深入调研连翘产业埋下伏笔。

图为实践团与宜君县中药饮片趁鲜切制厂技术人员合影

走进方舟制药 洞察产业潜力  

为了探索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情况,实践团前往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的工厂参观。在公司负责人高春晖的带领下,实践团实地考察了现代化制药工艺流程,深入了解了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创新举措,并就工厂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交流。“企业计划未来两年将老厂改造为药食同源产品加工厂,这一规划为连翘深加工提供了新场景。” 负责人高春晖介绍。改造后的生产线可拓展连翘在食品、保健品领域的应用,如开发连翘茶饮、提取物制剂等,延长产业链条。这一规划与实践团此次调研的“药食同源”主题高度契合,让实践团看到了药食同源产业在当地的发展潜力与未来。

图为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加工厂情况

驻足彭祖文化书院 探寻药食同源根脉

作为中华养生文化的始祖,彭祖提出的“药食同源”理念与现代健康观念高度契合,其养生智慧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走进书院,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彭祖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古老的养生智慧与现代药食同源理念相互碰撞、升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食品理念的完美融合,为实践团探索药食同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


图为实践团前往彭祖书院参观

考察连翘种植基地 了解产业发展现状

在宜君县彭镇彭村委会,实践团成员与宜君县彭镇彭村党支部书记汪满才、宜君县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胡佩延就当地连翘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地座谈与交流,认真听取了他们对当地连翘种植情况的介绍。此次交流一方面旨在了解当地连翘种植的具体状况;另一方面希望结合调研情况为连翘产业发展提供思路。据介绍,彭镇现有260余亩连翘育苗面积,但由于连翘市场经济不景气,主要以连翘育苗售苗为主。

图为实践团访谈会现场

随后,宜君县彭镇彭村党支部书记汪满才带领实践团成员前往宜君县彭镇连翘育苗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观摩,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连翘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方式。通过实地观摩和详细交流,成员们对连翘种植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宜君县彭镇彭村党支部书记汪满才向实践团成员介绍连翘育苗情况

走访种户摸实况 深探连翘查种植

为进一步掌握连翘种植的实际情况,实践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走访调研,一共走访了20多家种植户。据走访,连翘市场近些年价格持续走低,多数种植户已不愿意种植连翘这种类型的中药材。目前,连翘的种植在当地主要由村集体承包,进行统一的种植与管理。这些来自一线的实地调研数据,为系统剖析乡村振兴中连翘药食同源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撑。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种植户

   举办主题宣讲会 传播药食同源理念

为了传播药食同源理念,增强当地群众的认识和理解,实践团组织开展了药食同源理念宣讲会。宣讲会上,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解了药食同源的理念,阐述了药食同源产品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健康养生以及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实践团成员结合彭祖养生文化,介绍了如何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药食同源理念相结合,为当地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此次宣讲会通过政策解读与案例分享,提升了当地各方主体对药食同源产业的认知度,为产业培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为实践团成员宣讲会现场

调研成果:连翘产业发展存在三重“瓶颈”

经过系统调研,实践团梳理出当地连翘产业的核心问题。其一,加工端困境叠加员工老龄化、招聘范围窄、工作周期短等问题制约加工效率,而市场需求有限、供过于求的现状,让企业难以市场化运作,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挑战。其二,种植端供需失衡,疫情初期政策推动下种植面积快速扩张,叠加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导致供过于求、价格走低,村集体育苗成本压力陡增,成品积压滞销。其三,农户参与度不足,长周期、高门槛、低收益的现实,以及销售渠道受限、价格机制不透明等问题,让农户种植积极性受挫,村集体主导模式虽保障产业存续,但缺乏全民参与活力。

此次赴铜川宜君县彭镇的暑期调研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乡村振兴,推动药食同源产业发展,传承彭祖养生文化,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三方的共同努力。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实践团将进一步梳理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助力当地药食同源产业良性持续发展。从工厂车间里的药材加工到田间地头的种植情况,从彭祖养生典籍到农户的种植实际,每个场景都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教材,让知识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未来,实践团将持续跟踪彭镇药食同源产业发展,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开展线上、线下咨询服务等方式,让青春力量真正扎根乡村振兴的土壤。

图片 | 刘欣媛 孙子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冼奕妙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