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语润秦声”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赴陕西商南茶叶博览馆

发布时间:2025-08-12 19: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栾佳瑜、孟喆   阅读 5.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8月5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语润秦声”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陕西商南茶叶博览馆,实地了解当地茶传统文化。这次走访让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普通话在推广商南茶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这场以茶为媒的实践活动,让普通话的推广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氤氲茶香中悄然相融。

走进商南茶叶生产车间,自动化传送装置有序输送鲜叶,不锈钢炒茶机、智能揉捻设备排列整齐。负责人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实践团讲解了自动化、数据化与人工相结合的制茶模式,传统工艺现代设备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以及制茶过程中的细节控制、温度把控等问题。全程用普通话为实践团讲解了茶的生产过程、生产特色,使团队成员对许多工艺细节“一目了然”。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商南县茶叶生产车间。宋成双 供图

随后,企业负责人带领实践团参观商南茶叶博览馆。在其中团队成员了解了商南茶业从引种试验、奠基发展阶段到升级转型、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历程以及商南茶业发展的地理优势、环境优势。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商南茶叶博物馆。宋成双 供图

茶叶博览馆里,张淑珍奶奶的事迹展板格外醒目。负责人用普通话为实践团讲述了这位商南茶业开拓者的历史故事,是张淑珍奶奶在上世纪60年代将茶苗从南方引种到商南,在秦岭地区“叩开”北方种茶的大门,用执着与智慧实现了茶兴民富。

实践团围坐品尝了绿茶和岩茶——绿茶清香沁脾,岩茶甜香回甘。负责人用普通话为实践团介绍了商南茶“不含重金属”、“水浸出率高”、“生态门槛高”等优势特点,茶水的抗氧化作用以及经纬度对茶叶产出的影响。他笑着分享到,以前用当地方言讲述“杀青”工序,对方根本听不懂,现在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工人们也学习着用普通话交流,交流内容更加清晰明亮,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在与其他不同地区进行商业合作交流时,普通话能够很好地避免语言在地区上的差异问题,更好地助力商南茶叶文化、茶叶产业走出商南、走向世界。“说好普通话,能让茶叶卖的更远!”

▲图为实践团队与当地企业负责人合影留念。宋成双 供图

从生产车间的设备调试,到博览馆的历史讲述,再到不同地区间茶叶产业的交流互鉴,普通话贯穿商南茶业的“产、销、传”全链条。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成员们感叹到,普通话像一根线,把张淑珍奶奶的开拓精神、现代化的制茶工艺,还有商南茶的独特价值串联起来,让全国都能听见这片土地的茶香故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栾佳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