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信任相连,善意因行动传递——南京大学“生命的信任”志愿者宣讲会温情落幕

发布时间:2025-11-13 12: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缪欣依   阅读 2.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11月10日,南京大学第17场“你好,志愿者”系列宣讲会之“生命的信任”圆满举行。本次宣讲会由南京市红十字会联合南京大学主办,汇聚红十字会工作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无偿献血者等各界代表,“微光永恒——传递生命尽头的礼物”团队部分志愿者全程参与,通过真实故事分享与专业工作解读,搭建起信任的桥梁,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校园中落地生根。

图为部分团队志愿者合影留恋

宣讲会开篇,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徐莉莉以33年城市工作经历为引,讲述了南京大学在侵华日军大屠杀期间搭建难民所救助3万民众的历史壮举,诠释了名校荣誉背后的责任与担当。他强调,博爱与善良需在纯粹心田中培育,呼吁南大学子无论是否成为志愿者,都能做自己生命的践行者、善行的传递者。

图为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徐莉莉开场作宣讲

在核心分享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宣讲者带来了直抵人心的故事。南京市红十字会计划供血科工作人员张路路详解了血液筛查、分发、应急保障全流程,用“每天4次以上急诊抢救保障”“产妇118袋血液制品救命”等真实案例,展现了血液库存的紧张与供血工作的紧迫性,重申“献血证绝非无用”的事实,呼吁社会给予献血事业更多信任与支持。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们的分享尤为动人。南京医科大学学生秦鹏以26天紧急捐献的经历,印证了捐献对身体无害的科学结论;南京市第三中学教师彭志杰从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用行动诠释对生命的热爱;南京大学医学院学生陆翔作为该校历史上第二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分享了从校园无偿献血到为两岁女童捐献的历程,点明“信任是生命连接的纽带”。

南京大学医院钱冰冰则带来了坚持多年的献血故事。从最初受舍友邀约、为亲属储备用血资格,到见证临床用血需求后的坚定坚守,她累计献血达8000毫升,收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与“三免卡”。她提到,南大献血车进校园活动已持续25年,2023年便有927名师生参与,总献血量超26万毫升,日常的坚持正转化为拯救生命的温暖力量。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部高珊珊还介绍了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进展,截至目前,南京近9万人登记成为相关志愿者,4100多人完成捐献,南京大学遗体接收站的成立与“施爱社”的志愿服务,让生命延续的理念得以传承。

图为六名宣讲者集体宣誓及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徐莉莉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呼吁了同学们珍惜与敬畏生命,让善举融入日常。宣讲会在合影留念的温馨氛围中落幕,而“生命的信任”所传递的善意与勇气,正激励着更多广大学子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主动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书写人道关怀的新篇章。

撰文:朱芮

供图:微光永恒遗捐宣传志愿队

审核:王怡然 陈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缪欣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