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 “三下乡” 实践团队深耕老君镇:暖伴童真,乡韵共长

发布时间:2025-08-16 17: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蒋佳昊、李梦涵、王颢哲、林磊、龙涵馨、李雨潞、张朝超、雷铠屹、龚颜、陈春雨、田泽宇、陈永褀   阅读 4.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6日讯(通讯员 蒋佳昊、李梦涵、王颢哲、林磊、龙涵馨、李雨潞)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年暑假“旌理映雁,青芷传薪”三下乡志愿服务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从爱国教育、卫生习惯、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等多维度展开实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引导青少年涵养高尚品德和健全人格,书写乡野文明新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的合照

首日课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击鼓传花“游戏打破了师生间的隔阂。欢笑声与掌声交织,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心与心的距离在一次次传递与互动中悄然拉近。随后团队组织了卫生安全主题教育课程,队员们通过示范讲解,直观的实物分析和教学互动,将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及食品安全知识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孩子们,有效地提升了孩子们的卫生安全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健康生活打下基础。

支教期间,团队有幸邀请到老兵熊鹰老师以及退役老兵范德昌、戴光华、黄荣成、金智辉、陈刚亲临课堂。给孩子们上一堂意义厚重的爱国教育课。老兵们用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话语讲述着保家卫国的亲身经历。一枚枚珍藏的军功章,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回忆,生动诠释了何为家国情怀与忠诚担当。老兵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和坚定的信念,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聆听的孩子,课后,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我心中的英雄”,一幅幅画作中,五星红旗与军礼构成最动人的画面。

在光实验课堂上,队员们用三棱镜分解阳光,用凸透镜汇聚光线,孩子们惊叹于”原来科学就在身边“。此外,团队还组织开展了趣味体育课,“传呼啦圈”,“光盘拔河”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意识。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有效点燃孩子们的求知欲,促进了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图为小朋友们上课的抓拍照片

在前期调研和日常接触中,团队敏锐地察觉到部分留守儿童在表达自我和建立自信方面存在需求。为助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团队特设“青芷心灵成长课堂”。活动中,孩子们在精心设计的明信片上,写下自己的快乐点滴、成长烦恼或心底秘密,然后将明信片集中堆叠。团队成员随即从中抽取卡片,以充满温情的方式进行朗读和分享,为孩子们构建起一个释放心声,互动交流的专属空间。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小秘密”并非孤例,在安全、包容的氛围中,他们学会了倾听与理解,也敢于更开放地表达内心。

短暂的支教时光里,“旌理映雁,青芷传薪”团队的成员们与老君镇的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孩子们在爱国故事中汲取力量,在科学实验中启迪智慧,在心灵课堂中学会表达。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欢笑,都深深烙印在队员们心中,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乡村教育的现状与需求,体会到“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写的祝福语

离别时分,孩子们依依不舍的拥抱、悄悄塞进队员手中的自制小卡片、那句“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的殷切询问,都成为队员们心中最珍贵的财富。沱江水长流,柑橘花正香。在雁江的青山绿水间,“旌理映雁”播撒下知识与关爱的种子,“青芷传薪”点燃了希望与梦想的火苗。这份对乡村教育的关切与责任不会止步,将化作一盏盏心灯,持续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队员们也将继续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砥砺初心,以实际行动为留守儿童架起通向更广阔未来的桥梁,让每一份纯真的梦想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佳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