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档”,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启蒙的好时节。这个夏天,南京中医药大学“虹”愿扬帆志愿宣讲团志愿者们带着温度与创意走进南通,在如皋社区的本草香里、如东小学的拼图声中,为孩子打造了“红色铸魂+科学启智+文化润心”的特色课堂——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把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与中医智慧,悄悄种进了少年心底。
如皋社区:红旗+拓印,把家国与中医玩进手心
7月31日在如皋市如城街道十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志愿团成员带着小朋友们开启“童心向党·文化传承”之旅,艾草香与小红旗的红,成了最亮眼的配色。
指尖拼出“中国心”
“对折红纸,粘好五角星,这是我们的国旗!”孩子们跟着志愿者做DIY红旗,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反复捋平旗角:“国旗要整整齐齐的!”中国地图磁力拼图环节更让人破防——拼到台湾板块时,原本闹哄哄的队伍突然安静,穿蓝T恤的小男孩踮脚把板块嵌入:“老师说,这是祖国不能少的一块!”
故事里的“敬业魂”
“奶奶用青蒿水擦蚊子包,为什么管用?”“米饭从哪儿来?”志愿者抛出的生活问题,让孩子们举着小手抢答。借着热乎劲儿,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寻灵感研青蒿素、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的故事慢慢展开。听到袁爷爷在稻田里满头大汗,7岁小宇突然站起:“我也要让大家都吃饱饭!”童声里满是坚定。
拓印藏着“中医智慧”
棉布方巾铺展开,艾草、薄荷、金银花摆上桌,孩子们攥着胶锤轻敲,把药材纹理印成画。“薄荷叶子有锯齿!”“艾草像妈妈晒的被子!”连爱打闹的小男孩都专注了15分钟,有孩子举着拓印画笑:“要送给奶奶,她总用艾草给我泡脚!”原来中医早藏在生活里~
如东小学:40分钟课,把科学家“拼”进祖国地图
8月13日在如东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志愿团成员用40分钟,让小学生读懂“科学家与祖国”的故事,笑声里满是对科学的好奇。
脑洞提问点燃课堂
“为什么能吃饱饭?”“被蚊子咬会生病吗?”刚抛出问题,教室就成了“小手森林”——“妈妈做饭!”“蚊子带病毒!”五花八门的答案里,志愿者引出袁隆平爷爷的“超级水稻”、屠呦呦奶奶的青蒿素:“原来科学家在帮我们解决生活难题!”孩子眼里瞬间亮了。
拼图解锁“科学情”
地图拼图比赛开始!两组孩子忙着找省份,拼到湖南板块时,穿校服的小浩突然举着板块喊:“这里是袁爷爷种水稻的地方!”接着孩子们纷纷“认领”:“浙江是屠奶奶研究青蒿素的地儿!”志愿者趁机说:“你们也能成家乡的骄傲!”此刻的拼图,早不只是地理知识,更是家国与科学的联结。
这个夏天,南通的两堂特色课,没有复杂的理论,却用小红旗、旧地图、草叶拓印与科学家故事,让红色信仰、科学精神与中医药文化有了温度。正如江海滋养南通大地,这些种子也会在孩子心里慢慢生长,终有一天会长成支撑他们前行的力量 —— 这,就是 “七彩假期” 最珍贵的意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涵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