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青年三下乡:四日畲乡践初心 青春服务暖安西

发布时间:2025-08-26 00: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司纲润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司纲润 缪海芸 沈岚 胡佳妮 钟余阳)自6月29日起,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三下乡”美丽中国服务团进驻赣州市信丰县安西镇,在6月29日至7月2日的四天时间里,团队围绕“文化传承、环境守护、温情关怀、技能帮扶”四大方向,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从社区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以行动传递青春温暖,为安西镇发展注入鲜活的青春力量。

6月29日,服务团的成员们来到橙馨苑社区,聚焦社区老人的实际需求,开展暖心帮扶活动。在社区活动广场,金黄的稻谷铺满了晾晒区,几位老人正忙着将稻谷分筛装袋。队员们见状,立刻主动上前帮忙,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拿起木耙将稻谷摊平,让稻谷更好地晾晒;有的手持筛子,仔细筛除稻谷中的杂质;还有的帮助老人将筛选干净的稻谷装进袋子。62岁的李爷爷看着忙碌的队员们,:“孩子们真是贴心,有你们帮忙,这活儿快多了,也省力多了。”除了帮忙分稻谷,队员们还走进部分老人家中,提供生活帮扶。在王爷爷家,队员们主动协助切菜,将蔬菜切得细碎均匀,并清洗食材。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将稻谷分离。沈岚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协助王爷爷切菜。缪海芸供图

次日,服务团成员们来到安西镇农贸市场周边的商铺,开展志愿帮扶活动。在一家蔬菜商铺前,店主陈阿姨正对着堆积如山的洋芋犯愁——当天需要准备大量洋芋售卖,仅靠自己一人削皮,不知要忙到何时。队员们得知情况后,立刻拿起削皮刀,围在洋芋旁忙活起来,大家两两一组,有的负责清洗洋芋,有的专注削皮,动作迅速又细致,不一会儿就削好了一大筐洋芋。陈阿姨看着整齐摆放的洋芋,感激地说:“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帮忙,今天肯定来不及准备,。”在帮扶过程中,队员们还与陈阿姨交流商铺经营情况,倾听她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为她出谋划策。当天下午,队员们又来到田垅畲族村,走进农户家中,帮助农户打扫庭院。农户李大叔看着焕然一新的庭院,热情地邀请队员们留下喝杯茶:“你们真是好孩子,把院子收拾得这么干净,太感谢了!”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削洋芋。胡佳妮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打扫庭院。司纲润供图

7月1日,服务团成员们深入田垅畲族村,与当地居民一同制作畲族传统美食“烫皮搭子”,在实践中感受畲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开始前,当地居民兰阿姨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烫皮搭子”的制作流程。队员们认真倾听,不时提问,生怕错过关键细节。随后,大家围在操作台前,跟着蓝阿姨一步步实践,过程中,蓝阿姨还向队员们讲述了“烫皮搭子”背后的故事。队员缪海芸说:“亲手制作‘烫皮搭子’,不仅学到了畲族传统手工技艺,更感受到了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体验太有意义了。”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制作“烫皮搭子”。钟余阳供图

7月2日上午,在安西镇九渡居委会,随着周边小朋友们陆续到场,篮球课堂正式拉开帷幕。考虑到参与的小朋友年龄多在6至12岁,团队成员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动作讲解和趣味互动游戏两部分。在基础教学环节,队员们耐心示范拍球、运球、传球等动作,手把手纠正小朋友们的姿势,从握球力度到脚步配合,细致讲解每一个细节。“手腕要轻轻发力,眼睛看着前方,不要只盯着球哦!”基础训练结束后,趣味投篮比赛紧接着展开。队员们将小朋友分成小组,设置不同距离的投篮点,鼓励大家勇敢尝试。8岁的小男孩张强第一次投中篮筐时,兴奋地跳起来欢呼,队员们立刻为他鼓掌喝彩。活动结束后,队员们还为小朋友们发放了小贴纸作为奖励,不少孩子拉着队员的衣角说:“哥哥姐姐,明天还能接着打篮球吗?”

图为实践队员教小朋友打篮球。缪海芸供图

从6月29日到7月2日,四天的时间里,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美丽中国服务团的成员们扎根安西镇,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无论是篮球场上的欢声笑语,还是社区里的温情帮扶;无论是商铺中的贴心助力,还是畲族村的文化体验,每一项活动都凝聚着队员们的心血与汗水,也见证着他们与安西镇居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队员司纲润表示:“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也深刻体会到了乡村发展的需求。未来,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司纲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