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簟凉初透?偏有童花暖客手

发布时间:2025-08-16 17: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贤丰   阅读 8.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玉簟凉初透?偏有童花暖客手

黔地山风里,贤昌小学的孩童将一纸花递入我掌心,那刻忽觉,支教从不是独自奔赴的给予,原是你我皆在其中,共暖、共长。

“你们从这里看世界,我从你们眼里看从前” ,踏上支教路前,我在笔记本写下这句话。当蝉鸣裹挟着盛夏热浪,与贤昌小学的孩子们相遇,这段双向奔赴的故事,便有了最动人的注脚。

初到支教点,我既期待又忐忑。早读课上,孩子们两三分钟就能背会一首诗的灵气,让我打消了 “教学困难” 的顾虑;美术课上,他们围着我追问 “姐姐,这个颜色怎么调” 的好奇眼神,更让我坚定了做好教学的决心。可当知晓总安静画画的小姑娘,把画满星星的纸偷偷藏进课本,发现那是她想寄给在外打工却联系不上的父母时,我又红了眼眶,才明白这里的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更多陪伴与关注。

推普走访的山路让我印象深刻。盛夏正午,我与队员们爬山路入户,回忆起村民握着我的手塞玉米时的热情,中老年人说 “出去打工说不清话” 时的无奈,都让我意识到推普不是任务,而是帮他们打开外界大门的钥匙。我开始更耐心地设计情景对话,当村民能用普通话说出 “我想找份电工工作” 时,那种成就感远超预期。

“两弹一星” 宣讲活动中,孩子折完纸飞机仰头问 “姐姐,我能当航天员吗” 的瞬间,我心头一震。我忽然明白,我们带来的不只是 ABC 和航天知识,更是让他们看见 “人生有无限可能” 的希望。在那个蝉鸣不止的夏天,我们笑着说再见,15 天太短,短到还没听够孩子们早读的朗朗书声,没教完想分享的知识;15 天又太长,长到纸飞机划过的弧线、普通话课堂的笑声,早已在彼此心里埋下种子。

七月的风卷着稻浪的香,掠过黔东南的山脊时,我想起去年骑行踏上的毕节七星关的土道。2024 年 7 月 15 日,我作为副队带领队员追随队伍奔赴毕节支教;2025 年 8 月 15 日,我作为队长与好友并肩踏上支教之路。两次支教,同样的热忱,不同的感悟,却都因这些孩子,让 “来日方长,你们的出现温暖了我” 有了具象的模样。

支教结束时,我向孩子们挥挥手,这不仅是告别,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我会带着这份纯粹的感动继续前行,也盼着更多人能为乡村孩子点亮一束光,让他们的梦想能顺着光的方向,生长得更高、更远。

撰稿人:贵州大学“银鸽”志愿者服务团2025蒲公英·麻江支教队队长邓清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贤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