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恩施州建始县马鞍山社区的学子们走进人工智能世界,打破地域限制接触前沿科技,培养科学探索兴趣与创新思维,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于近日在社区开展“AI在身边的奇妙之旅”主题课程,为当地学生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技启蒙课。
课程开场,志愿服务队黄良芳老师便用一个“语音助手猜谜语”的互动游戏点燃现场氛围。黄老师拿出手机唤醒语音助手,让它播报谜语,学生们争相举手抢答,在欢声笑语中初步感受到AI“能听会说”的特点。进入“初识AI”环节,黄老师没有堆砌复杂术语,而是用“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的超能力”来定义AI,还结合动画短片,把AI从“图灵测试”到“多模态模型Sora”的发展历程,变成了“小机器人慢慢长大”的故事,学生们瞪着好奇的眼睛,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随后讲到“AI在生活中的应用”,黄老师通过实物展示和情景模拟,让抽象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拿出提前准备的智能音箱,现场演示它播放儿歌、播报天气;用画笔画出“智能冰箱提醒食材过期”“智能门锁识别指纹”的场景图,邀请学生上台扮演“家庭小主人”,模拟使用这些AI设备的过程,不少学生兴奋地说“原来我家的东西里也藏着AI”。在“AI的神奇能力”模块,黄老师重点聚焦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先通过“声音变文字”的小实验——让学生说一句话,用手机将语音转换成文字,直观展示语音识别原理;再拿出印有不同动物、植物的卡片,用AI识图软件现场识别,学生们纷纷凑到屏幕前,看着软件准确说出“大熊猫”“向日葵”,发出阵阵惊叹。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马鞍山社区学生雷紫琪,她表示:“以前只知道家里的扫地机器人会自己干活,今天听了课才知道这也是AI!老师讲得特别有意思,用她能听懂的话讲清楚了AI是怎么工作的,还带大家玩了语音助手的小游戏,第一次觉得科技离自己这么近。特别感谢志愿服务队的哥哥姐姐们,给我们带来这么棒的课程,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科技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