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河”你一起保护河流 —— 佛山大学河小青实践团三下乡护河行动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8-16 23: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雅琪、游润好   阅读 3.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佛山大学“河小青”实践团(后简称“佛大河小青”)以青春之笔描绘碧水新篇。2025年6月23日至7月9日,团队开展“百千万”暨三下乡活动,聚焦佛山市南海区敦根社区敦根涌并受同校突击队邀请前往顺德区乐从社区美观河,开展水质检测、河涌污染溯源、河流保护与防溺水急救宣传系列行动,覆盖河段约3公里,直接惠及居民150余人。他们尝试将科技护河与惠民服务融合,以青春智慧与实干精神为社区的发展注入了鲜活动能!

科技溯源探寻敦根雨后轻微黑臭之谜守护敦根涌龙舟文化。

敦根社区近年来依托河道展开龙舟文化活动,但敦根涌雨后部分河段出现轻微黑臭现象,影响生态与龙舟研学体验。

四月中旬,三位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一同前往敦根涌进行踩点。在经过实地考察,与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情况后,团队怀疑河涌两岸存在偷排放或雨污管道破损问题。

▲图为踩点活动合影

2025年6月30日与7月4日,“河小青”实践团赴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敦根社区针对雨后河段黑臭问题展开深度调研。实践团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携带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取泥器和示踪试剂,重点排查了五处雨污管道。团队先后11次对敦根涌不同河段的水质参数[包括DO(溶解氧)、TDS(水中溶解性固体总量)、pH值]进行检测,并采集了6份河道底泥样本送往实验室分析有机质含量、淤泥比阻和探寻何种絮凝剂的脱水效果好,为团队推测污染来源和探寻如何更高效清淤提供科学依据。经实地勘察,团队发现部分雨水管道内存在淤泥沉积发酵现象,并在雨后观察到南阳桥附近河水倒灌雨水口的问题,经过讨论认为这是导致水体黑臭的可能因素。水质快速检测与淤泥样本分析的结果显示,水体整体溶解氧含量偏低,存在有机物污染及循环不畅风险。小桥附近有机质含量较上游显著提高,且富含易降解的蛋白质和脂类,产生特征性含硫、含氮恶臭物质。推测存在生活污水偷排放问题。基于发现,团队向社区提出了定期清淤、建立观测机制及调整雨水口高程以阻断倒灌等针对性治理建议,为绘就敦根水清岸绿生态新图景行动助力。

▲图为“佛大河小青”队员在取泥

▲图为检查雨污管道

▲图为部分淤泥样品实验图

调研时,实践队员们还体验了当地深厚的龙舟文化。在社区工作人员指导下,大家积极学习了划龙舟的基本技巧,聆听了敦根龙舟历史的生动讲述。据了解,敦根龙舟文化源远流长,以独特的“闯关赛”闻名,赛道融合竞技与趣味性,近年还推出“龙舟上的党课”,将传统文化与基层党建结合。这场沉浸式体验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龙舟精神所蕴含的团结奋进力量,也为调研增添了鲜活的文化注脚。

▲图为“佛大河小青”乘龙舟取泥 

寓教于乐”多方联动助力河流保护与防溺水急救科普。

2025年7月5日,佛山大学河小青实践团受新兴之火实践队邀请,并联合佛山大学红十字会赴顺德区乐从镇乐从社区成功开展了“寓教于‘乐’防溺水,守护碧水护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并开展巡河活动帮助社区初步分析美观河污染程度和为社区关于河涌两岸植物种植给出建议。

“寓教于‘乐’防溺水,守护碧水护家园”趣味摆摊将知识问答、标语创作和急救演练等互动形式与套圈游戏相结合,向社区居民特别是儿童普及了防溺水与河流保护知识。活动途中,经过红十字会培训的志愿者现场示范心肺复苏技巧,居民们轮流在模拟假人上进行实操演练,掌握急救要领,现场居民表示用假人学习的体验感很强,和单纯讲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此次活动队伍尝试将知识融入游戏,留在附近居民的心中。

▲图为“河小青”与“新兴之火”寓教于‘乐’防溺水,守护碧水护家园活动合照

▲图为知识问答区活动现场

▲图为居民在体验心肺复苏

科普宣传活动之后,“佛大河小青”与新兴之火实践队专业高效地完成了附近河段的淤泥采样工作,所采集样本将送往实验室,“佛大河小青”将依据分析的结果,帮助社区判断河道污染程度以及为河流两岸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提供建议。巡河途中,佛大河小青发现靠近美德公园段的美观河底泥少且无明显异味,证明河涌近年来的清淤活动效果良好。

▲图为巡河活动合影

本次活动充分整合了三支队伍在设计宣传、急救技能与河流治理方面的专业优势,有效传播了安全理念。

义教课堂播种安全种子,“河小青”拓展安全教育的多元形式

2025年7月7日,“佛大河小青”再赴敦根社区开展特色义教实践活动。团队聚焦“敦根涌”生态科普与“预防溺水及急救”安全教育两大核心,通过知识讲解、互动演示、水质检测体验及主题游戏等丰富形式,为社区小学生带来趣味课堂。

▲图为义教活动合影

在河流保护课堂中,团队希望能通过画出心中河流、讲述敦根涌的历史与作用和采集敦根涌水样带领孩子进行简单的水质检测活动,加深孩子们与身边河流的情感联结。让护河行动从画笔下、从历史中蔓延到现实。课堂最后,还将课堂知识点融入飞行棋,以游戏闯关的巩固学习成果。

▲图为学生在体验测水

▲图为学生在玩飞行棋巩固课堂知识

联合校红十字会开展防溺水急救课堂则是讲述基本的防溺水安全准则以及如何识别无声溺水和遇见溺水者儿童该怎么做。此次活动还以"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形式,使用假人教具让儿童体验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实操训练。

▲图为学生在体验AED操作

团队还邀请新兴之火实践队结合敦根涌龙舟文化为本次义教活动设计了精美的奖品。此次活动将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以“专业+趣味”的模式,将生态保护与安全守护的种子深植童心,展现了“河小青”用科技力量守护碧水、以青春智慧润泽乡村的担当!

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佛大河小青”深入敦根、乐从两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攻坚力、跨界协作力、校地融合力”三大核心优势,从河道治理的实地攻坚到河流保护宣传,从防溺水知识普及到义教课堂开展,用青春科技为乡村河流“把脉问诊”,在实践路上书写着别样的科研笔记。

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社区的大力支持、合作队伍的专业协同以及全体成员的倾力付出。目前,团队正在进一步细化调研报告和治理建议,计划在假期持续跟进敦根社区水环境改善情况。展望未来,佛山大学河小青实践团将持续探索科技护河新路径,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加强劲的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雅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