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百千万工程”中“科技赋能基层、教育惠民下乡”的号召,助力乡村生态保护与青少年安全素养提升,2025年7月7日,佛山大学河小青实践团(后简称佛大河小青)的成员们怀揣着科技护河的热忱与义教惠民的初心,走进佛山南海敦根社区。本次课堂佛大河小青结合“敦根涌”生态科普与“防溺水及其急救”两大核心内容,通过知识讲解、互动演示与主题游戏,为孩子们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此外,还邀请设计学院的新兴之火实践队结合敦根龙舟文化设计了精美奖品。
▲图为活动合影
活动伊始,主讲邀请孩子们拿起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敦根涌,希望能通过画笔加深孩子们与身边河流的情感联结。孩子们以稚嫩笔触勾勒出清澈河水、摇曳水草和嬉戏小鱼,那些原本熟悉的河流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每一道波纹都是他们对自然的感知,每一笔色彩都是他们与这片水域的悄悄对话。从此,河不再只是风景,而是住进心里的朋友——他们会为它的清澈而骄傲,也会为它的污染而忧心。随后,主讲以敦根涌的历史和作用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认识河流的作用。
佛大河小青带来了简易的测水试剂,带领孩子们体验测水。当盛有身边河水的试管因为不同试剂的加入而泛起不同的颜色,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原来河流的“健康”可以用科学来“问诊”。于是,护河行动从画笔下、从历史中蔓延到现实。主讲围绕现实讲述孩子们能做到的各类河流保护方法,让护河意识从想象落地为日常。课堂最后佛大河小青将课堂知识点融入飞行棋游戏,带领孩子们开展知识闯关,让知识在骰子的翻滚中跃动,稳稳停留在他们心中。
▲图为学生体验测水
▲图为学生在玩飞行棋游戏巩固课堂知识
佛大河小青还联合佛山大学红十字会(后简称校红会),一起筹备了一堂“打败溺水大魔王”的防溺水急救课程。校红会对佛大河小青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并提供了模拟假人、AED 教学模型等专业道具。此次活动以“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创新形式,为敦根社区的儿童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生命安全课。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首先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解防溺水“五要五不要”安全准则以及如何识别无声溺水和遇见溺水者儿童该怎么做。该课堂最大亮点在于实践教学。在专业设备辅助下,主讲和助教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详细讲解按压位置、深度和人工呼吸的要领。AED设备使用教学环节,孩子们通过教学模型,亲身体验了“开机-贴片-插线-放电”的完整操作流程。不少孩子在主讲和助教的指导下反复练习,认真纠正每一个动作细节。“这种教学方式既专业又生动,孩子们学得特别认真。”现场观摩的村民表示。课堂结束后,许多孩子仍意犹未尽地比划着刚学会的急救手势,讨论之前学习理论时的想象和实际操作后的感受有很大不同。
▲图为学生在体验AED操作
从孩子们画笔下的清澈河流,到实践中掌握的护河与急救技能,这场义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将“科技护河”与“安全成长”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让青春力量与基层需求相汇,共同孕育出绿色未来。据悉,防溺水急救课程是佛大河小青团队在总结去年三下乡设计的河流保护课程经验的基础上,推出的又一特色实践课程。佛大河小青队长看到课堂结束后孩子们仍攥着奖品和手中的画作,讨论着课堂所学,表示今后佛大河小青将继续依托专业优势,积累经验,开展更多实用又有趣的课程,通过更多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生态保护与安全守护的理念真正扎根在孩子们的日常意识里,为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供稿|黄雅琪、黄晓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雅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