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合肥7月2日讯(通讯员 李雨晨 范恒哲)如何让古老的中医药文化焕发新活力,真正融入社区、惠及百姓,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实践团的30余名青年师生,用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夜市”给出了创新答案。7月1日晚,在合肥滨湖塘西河公园,由该学院与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联建庆七一 夜市薪火传”主题文化市集火热开张。这场特别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惠民服务,巧妙运用科技赋能与趣味互动,成功打破中医药知识壁垒,让岐黄薪火在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中绽放光彩。
科技赋能区:AI领路,五感探秘解锁新体验
在市集的科技体验前沿,AI技术让传统养生焕发新意。一块互动屏幕前,小朋友们饶有兴趣地跟随AI演示学习五禽戏动作,一招一式在数字化引导下变得生动易懂。而在“中医药感官唤醒实验室”展区,实践团成员悉心引导市民通过触摸、嗅闻、观察等方式,沉浸式体验不同药材的独特质感与芬芳,开启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感官对话,让抽象的药性理论变得可感可触。
图为小学生饶有兴趣地跟随AI屏幕学习五禽戏动作。吴浩天供图趣味互动场:寓教于乐,游戏破译岐黄密码
活动将深奥的中医药知识巧妙融入趣味游戏中,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中药知识问答飞行棋”展区人气高涨,巨大的棋盘上布满了中医药知识问答点,市民们在掷骰行棋间学习药材功效与配伍常识,每一步都充满了知识的惊喜。“中医药emoji猜猜乐”摊位前,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努力将表情符号与对应的中草药名称联系起来,欢声笑语中拉近了与本草的距离。更受欢迎的“经脉探秘:扑克穴位大挑战”,将人体经络穴位知识印制于扑克牌上,实践团成员现场指导市民辨识常用穴位及其保健功效,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按揉内关缓解心慌”等实用知识深入人心。
图为市民体验“中药知识问答飞行棋”活动展区。李国亮供图
健康养生区:情志调养,身心共筑惠民初心
聚焦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需求,“五志五感疗愈区”提供了沉浸式的中医情志调养体验。市民们在此体验了结合中医“五志”(怒、喜、思、悲、恐)与“五感”(视、听、嗅、味、触)原理设计的特色项目。实践团成员运用专业所学,讲解情绪与脏腑健康的关系,并引导市民通过舒缓的音乐、适宜的香氛、放松的按摩手法等方式进行身心调适,现场传递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养生智慧,切实践行了服务惠民、守护健康的初心使命。
图为市民在“五志五感疗愈区”体验中医情志调养项目。张永琪 供图
专业义诊区:望闻问切,把脉问诊惠民生
作为市集的核心服务环节,由学院资深中医专家领衔的义诊区备受瞩目。专家们凝神静气,通过望闻问切为市民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健康咨询与体质辨识。三指搭脉,精准探查气血盈亏;细致问诊,耐心解答健康疑惑。针对常见的颈椎不适、睡眠障碍、季节性调理等问题,专家们给出了个性化的饮食起居建议和简便易行的穴位按摩指导,将中医“治未病”的养生理念和实实在在的健康关怀送到市民身边。
图为实践团中医专家在义诊区为市民把脉问诊,提供专业健康咨询服务。黄姗供图
此次“中医夜市”是“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创新尝试,也是组织间联建共建的生动载体。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走出课堂、走进社区,用所学服务群众,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在惠民服务中真切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活动组织方表示,将持续探索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更多接地气、有生机的活动形式,让岐黄之术从典籍走入生活,在服务社会、守护健康的实践中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印象滨湖公司代表们的合影留念。付挺远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恒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