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外滩风华,共绘文旅新篇:南京大学“游境启情”调研团探寻上海地标与Z世代情绪共振之道

发布时间:2025-08-17 00: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付烁畦 乔浩远 赵博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8月10日至12日,南京大学“游境启情”调研团上海分组踏着黄浦江的潮汐,走进外滩这片浓缩着百年风华的城市地标。四位成员以实地观察为笔、问卷调查为墨、深度访谈为韵,在万国建筑的肌理与陆家嘴的霓虹交织间,探寻这片文旅融合的热土是如何牵动Z世代的情绪脉搏,解码城市地标与年轻心灵的共振密码。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调研初期进展并不顺利。观景台中央人流匆匆,加上炎热天气,游客大多不愿驻足。团队成员及时调整策略,转战外滩源等标志性建筑附近的休憩区。这里摆放着贴心的遮阳座椅,成为游客的"充电站"。傍晚时分,休憩区人气渐旺,问卷发放效率显著提升。

▲图为外滩景色

随着华灯初上,人流逐渐聚集,外滩迎来“华丽转身”。“这里就像上海的会客厅,”一位本地导游告诉团队成员,“白天太热,晚上才是外滩真正苏醒的时刻。”确实,晚上7点过后,观景平台瞬间沸腾,人流量达到白天的3倍。几位成员注意到,约90%的游客会举起手机或相机,记录对岸陆家嘴璀璨的天际线;许多穿着时尚的游客在东方明珠前打卡拍照,不时有专业摄影师走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拍照。

▲图为外滩游客在填写问卷

10日恰逢周日,晚上8点的观景台已水泄不通,几位成员几次被人群冲散。而11日和12日为工作日,虽然游客数量有所减少,但依然热闹非凡。有了前日经验,调研效率大幅提升,最终圆满完成问卷收集任务。

▲图为外滩夜景

通过两天的实地调研,团队发现外滩的游客群体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构成特征。在游客类型方面,既有带着孩子体验都市风情的亲子家庭,也有甜蜜约会的情侣,还有独自探索城市的背包客和结伴同行的好友团。这些游客来自五湖四海,既有上海本地和周边长三角地区的居民,也有从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专程而来的游客,更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国际友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年轻群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大学生们举着自拍杆在万国建筑前打卡,年轻白领们下班后相约来此小聚。不同背景的游客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外国游客常常驻足细读建筑铭牌,家庭游客喜欢在观景平台合影留念,而年轻人们则更热衷于寻找最佳拍照角度。这种多元交融的游客生态,生动展现了外滩作为国际化都市地标的独特魅力,也为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图为游客正在观景台拍照

这次调研不仅收集到宝贵的一手资料,更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城市地标的独特魅力。对Z世代而言,景区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风景本身,它是情绪的出口,是价值的载体,是他们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而如何持续为年轻人创造这样的情绪价值,正是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命题,也是城市地标在时代浪潮中保持活力的核心密码。在外滩璀璨的灯火中,团队成员看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活力与包容,也见证了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游境启情”团队这次的外滩调研既是一次专业实践,也是一场深入洞察Z世代游客情绪价值并与城市对话的珍贵体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