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航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薪火

发布时间:2025-08-13 16: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俊逸   阅读 7.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08月13日讯(通讯员 吴俊逸)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学习中国军民十四年艰苦卓绝抗战和党的光辉历程,8月5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知行冀途实践团”前往北京,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通过实地参观、沉浸学习、志愿讲解等形式,采取“双线研学+在地宣传”模式,通过“青年说红色”创意输出,开展“返乡播种”行动,以脚步丈量百年峥嵘,用初心对话热血丰碑。在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研学中,实践团成员从卢沟桥畔到冀中平原,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于历史深处探寻新时代的知行答案。

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烽火岁月的永恒记忆

8月5日下午,知行冀途实践团首站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沿着峥嵘岁月的烽火认真了解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巨型浮雕“血肉长城”将实践团成员拉回到那场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每一段历史都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实践团成员们参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精神内涵展板,深刻体会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内核。

实践团成员参观展区

冼星海的入党申请书展品引发实践团成员们的深思。纸页虽已泛黄,遒劲的字迹却清晰记录着“为民族解放而创作”的誓言,字里行间满是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大义的赤诚。“这不仅是一份入党申请,更是老一辈革命者的爱国答卷!”。

冼星海入党申请书展品特写

为历史发声,知行冀途实践团在展馆内同时开展了现场讲解活动,队员们结合自身所学,向其他参观者讲述重要历史事件与精神内涵。成员结合历史图片与场景复原,生动还原了延安时期军民团结、自力更生的场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核娓娓道来,引得参观者驻足聆听。

实践团成员对延安故事进行讲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活换来的和平生活,更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坚信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作为青年学生,实践团成员表示会努力将抗战故事和抗战精神传述下去,带领更多人学习、了解和感悟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百年征程的精神丰碑

知行冀途实践团继续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学习。这座宏伟的建筑如同一部立体的党史教科书,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文物实物,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展览馆以详实的史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实践团驻足于南湖红船的模型前,体会建党初期的艰辛与坚定,在红船模型旁的电子留言屏上,大家纷纷写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表达对党的忠诚与对未来的信心;在改革开放的展厅里,通过一幅幅照片和一件件文物,实践团成员感悟到改革开放在新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展厅,以脱贫攻坚、军事改革和科技强国等成就,更让实践团成员真切体会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尤其在了解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在教育方面对人才培养建设的高度重视,成员们表示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劳动,关注“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及征兵入伍等基层实践、决心要在平凡的岗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在“南昌起义”展区,成员以“枪声破晓”为主题,梳理起义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特别强调“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里程碑价值。讲解中,成员们结合展馆内的起义军所用武器、历史照片等展品,让历史场景更显鲜活。

实践团成员讲解南昌起义历史

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震撼的影像,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如画卷般展开,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党史学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实践团成员将把这份红色信仰转化为服务乡村、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实践团成员参观中交流与感悟

此次实践活动中,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知行冀途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学习、现场讲解、交流感悟,深化了对党史、抗战史的理解。从卢沟桥到城乡社区,从历史深处到时代前沿,知行冀途实践团成员用双脚丈量信仰的厚度,用声音传递精神的力量,在燕赵大地上埋下了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返乡后,团队创新打造红色宣传工作,实践团成员走进乡村和社区分享红色故事,宣讲红色精神,与老一辈畅聊国家发展历程,感悟国家发展成就,深刻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累计完成4场志愿讲解,覆盖参观者80余人次。

实践团成员返乡宣讲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旗雕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冀途实践团以“知行合一”为指引,在实践中“行万里路、知百年史”,不仅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心,更通过讲解与分享让更多人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力量。夕阳西下,当实践团成员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巨幅党旗雕塑下一刻,历史与未来在此交汇,知与行在此融合。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从聆听讲解到亲身讲述,知行冀途实践团的每一步足迹,都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青年不仅是历史的参观者,更是未来的建设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知行冀途实践团必将以史为鉴、勇毅前行,让红色精神在燕赵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俊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