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态使命,共绘美丽中国——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赣苗连心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07 21: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尹先胜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浪潮中,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数字财贸学院赣苗连心团以行动为笔,在云南大地书写着守护绿水青山的青春篇章。从禄劝的河畔田间到轿子雪山的林海雪原,再到民间酒坊,志愿者们用热忱与担当,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鲜活力量。

守护乡土根基,筑牢生态安全线

2025年7月13日,骄阳似火的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迎来了一群身着红马甲的身影。赣苗连心团的志愿者们踏着晨曦走向河畔,手持工具弯腰清理每一片塑料、每一个瓶罐,让悠悠河水倒映出更清澈的绿意。孩子们好奇的目光追随其间,环保的种子悄然播撒在纯真心田。

午后的红军小学,红色底蕴与生态课堂交相辉映。志愿者们带着丰富的科普图书,为孩子们展开生态系统的神秘画卷——从生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到人类活动的深远影响,生动讲解引发阵阵热烈互动。孩子们纯真的环保畅想,如同山间溪流滋润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灵,更预示着乡土生态守护的薪火相传。

探秘自然秘境,守护生物多样性

一周后的7月22日,赣苗连心团的脚步迈向轿子雪山,开启生物多样性调研之旅。这座被自然眷顾的雪山,正以“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生态智慧,诉说着多样生灵的共生故事。

山间的“守护网络”是生态安全的坚实屏障:10余座互联云监测站如敏锐“眼睛”24小时值守,专属保护管理局统筹巡查与应急处置,红外摄像头静默记录着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宛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秘境生机。严禁烟火、禁止采摘的严格禁令,更让这片土地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安心家园。

然而生态保护总有“上下之别”:雪山因独立生态系统受外来生物影响较小,山下农田却深受红火蚁侵扰,每年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防治,恰应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守护深意。从林海到田野,这场既要筑牢本土防线、又要阻击外来威胁的持久战,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真实写照。

老酿坊的“绿色新生”

隆恒酒坊的90后夫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引,让传统酿酒手艺焕发绿色生机。他们用电气化设备替代传统烧火机器,从生产源头减少碳排放与污染物排放,既降低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又通过精准控制减少原料和能源浪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以四季花果调制限定佳酿的创新,不仅丰富了酒品风味,更推动本地花果种植的绿色发展——通过与农户合作实现原料本地化供应,缩短“种植-酿造-消费”链条,减少长途运输的碳足迹,助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这种“守正创新”的模式,将环保理念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让老手艺在低碳时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鲜活范本。

从守护乡土生态的点滴行动,到探秘自然秘境的执着坚守,再到老酿坊里传统手艺的绿色蝶变,不同场景下的实践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生态文明建设从来不是孤立的课题,而是需要每个人、每个领域以责任与创新共同作答。无论是河畔清理的红马甲、雪山监测的微光,还是酒坊里的电气化设备,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绿水青山的守护,既要扎根大地、筑牢根基,也要与时俱进、开拓新路。当生态意识融入日常,当绿色创新成为自觉,美丽中国的画卷必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中,绘就得更加壮阔动人,让“万物和谐共生”的愿景照进更多角落。

撰文:赣苗连心团

指导老师:徐巧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尹先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