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8月7日讯(通讯员 岑泳霖、唐欣、伍婧琦、陈文俊、夏欣怡)当前正值蚊媒传染病高发季,佛山市疾控中心近期发布《2025 年夏秋季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引》,明确指出 “清除孳生地、强化健康宣教、全民参与防蚊” 是遏制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的核心措施。
为响应佛山疾控防控要求,落实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 中 “公共卫生服务下沉” 相关部署,7 月 17 日至 18 日,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篮梦志愿服务队(由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等专业学生组成)深入佛山市南海区红星社区,开展登革热预防宣传与环境清洁行动,以专业实践诠释公共卫生人的责任担当。
图为篮梦出发前的集体合照 岑泳霖摄
作为以 “培养守护公众健康的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为目标的教学单位,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始终将 “预防为主、知行合一” 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此次行动中,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结合《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课堂所学,针对佛山疾控文件中强调的 “伊蚊孳生地清除” 核心要求,制定了 “宣教 + 实操” 双轨方案 ——7 月 17 日,队员们兵分三组走进 6 个村,不仅向村民发放登革热预防宣传单,更用专业术语讲解 “积水容器是伊蚊孳生温床” 的科学原理,针对村民关心的 “蚊香使用安全” 问题,让 “科学防蚊” 理念深入民心。
图为队员派发蚊香和清理积水 夏欣怡摄
7 月 18 日,队员们聚焦佛山疾控 “环境整治是蚊媒防控基础” 的指引,转场泮汇路开展环境清洁行动。重点排查路边废旧轮胎、花盆托盘等易积水区域,用扫帚、垃圾袋清理垃圾杂物的同时,向周边村民示范 “每周翻盆倒罐清积水” 的实操方法 —— 这正是对佛山疾控 “全民参与、源头防控” 号召的精准响应,也是公共卫生 “预防为主” 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为队员在清扫街道 胡芷欣摄
广东医科大学篮梦志愿服务队将课本里的 “疾病防控理论” 转化为进村入户的 “健康服务”,既响应了佛山市蚊媒传染病防控的即时需求,也践行了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育人目标。据佛山疾控最新监测数据,夏秋季蚊媒密度易上升,而清除孳生地、强化健康宣教能有效降低登革热等疾病传播风险。这支由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成的三下乡队伍的实践行动,不仅为南海区基层防控注入青春力量,更以专业实践证明: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始终与公众健康需求同频,与地方防控大局共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岑泳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