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安阳工学院电子电气与无人机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成就观察团成员,前往看望独居老人,通过提供生活帮助、讲解医保政策等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用青春服务乡村”的誓言,同时也见证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发展变化。
图为团队成员出征仪式的合影。张子航 供图
带着关怀,踏向乡村深处
当日,成员们身着醒目的红马甲,手捧清甜的西瓜,提着米、面等生活用品,踏着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向当地两位独居老人家中走去。
图为团队成员带着慰问品前去看望老人。张子航 供图
一路走来,乡村的新貌令人欣喜:路边新装的太阳能路灯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远处电线杆上的电缆整齐排列,一直延伸到村庄深处;网络信号全覆盖的标识牌立在村口,印证着“数字乡村”的步伐。这些细节无不彰显着乡村的蜕变——从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到生活品质的稳步提升,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在每一寸土地上流淌。
暖心帮扶,情系吴奶奶
经村支书介绍,第一位独居老人吴奶奶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子女远在外地务工,日常生活多有不便。当观察团成员抵达吴奶奶家门口时,恰好遇到吴奶奶准备开门,一位成员连忙上前搀扶。看着老人略显蹒跚的脚步,成员们心中满是心疼,更坚定了要为老人多做些事的想法。
图为团队成员搀扶行动不便的吴奶奶。张子航 供图
进家后,成员们迅速分工协作,为吴奶奶操持起家务。有的手持扫帚,专注清扫庭院里的落叶与杂物,连墙角的蛛网都细心拂去,让庭院瞬间整洁敞亮;有的拿起抹布,仔细擦拭门窗、桌椅,原本蒙尘的玻璃变得透亮,木桌也露出了干净的木纹;还有的成员轻手轻脚整理吴奶奶的衣物和床铺,将散落的物品一一归位,让屋子变得井井有条。
图为团队成员为吴奶奶打扫庭院。张子航 供图
除了打扫家务,成员们更牵挂吴奶奶的健康。他们拿出血压仪为吴奶奶测量血压,认真记录数据,反复叮嘱“平时少吃咸的,早晨起来慢慢起身”;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医保政策,结合“高血压门诊报销比例”“慢性病补助申请流程”等实例,让吴奶奶明白福利政策;还手把手教吴奶奶用手机调出医保电子凭证,依托乡村网络现场查询参保状态,协助完善信息。“现在看病能报销,还有人上门讲政策,心里踏实多了。”吴奶奶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欣慰。
图为团队成员看望独居老人吴奶奶合影。张子航 供图
倾听心声,感受李奶奶的幸福
午后,成员们又来到第二位独居老人李奶奶家。李奶奶子女常年在外,独自生活。看到队员们,他脸上露出慈祥笑容,热情招呼进屋。
“以前最怕停水停电,冰箱里的菜放不住,电视也看不成。”老人在屋里面与团队成员们唠家常时,语气里满是感慨,“现在水电稳得很,再也不用为这些发愁,日子过得舒心!”一旁的指导老师笑着补充:“这几年国家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路修宽了,灯也亮了,网络通了,就是要让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为老人为团队成员讲述信息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张子航 供图
李奶奶与老师的对话,让成员们真切感受到: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对“幸福”的具象化——它藏在老人能顺畅视频连线子女的手机里,藏在医保政策带来的安心感里,藏在“再也不用为生活琐事犯愁”的笑容里。
图为团队成员为李奶奶清洗新鲜蔬菜。张子航 供图
青春担当,书写乡村服务篇章
活动中,成员们始终践行着“用青春服务乡村”的誓言。搀扶老人时的小心翼翼,打扫庭院时的细致认真,讲解政策时的耐心细致,都彰显着青年学子的担当。
这次探访,对于观察团的成员们而言,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服务行动,更是一堂深刻的“实践课”。他们亲眼见证了乡村在振兴浪潮中的发展成就,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生活品质的提升,从政策福利的普及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每一个细节都让他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理解。这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用青春力量服务乡村的决心,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继续投身于乡村建设的浪潮中,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让青春在服务乡村的实践中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韩林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