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星火电商,筑梦振乡”实践队走进临沂市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进行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调研。王庄村通过盘活村内闲置资产打造的专业电商直播间,正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重要通道。实践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直播实操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地"电商+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步入王庄村电商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直播间内设备齐全,货架上整齐陈列着烟薯25、地瓜干、小米、熟制油栗子等当地特色农产品,以及高粱饴、紫皮糖等沂水特色食品共计40余种。这些产品经过统一包装和质量检测,正通过多个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该村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直播带货+人才孵化"的创新模式,已帮助农户实现年均增收30%以上。
在农产品加工区,实践队员观察到完整的产业链条:新鲜采收的烟薯25经过清洗、蒸煮、切片后,被加工成色泽金黄的地瓜干;当地特产的小米经过精细筛选和真空包装,保留了最佳口感;熟制油栗子采用独特工艺处理,既保持了营养又不失风味。这些产品从原料选择到加工包装都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为电商销售奠定了品质基础。
图为当地农民进行助农直播。 王雨晨 供图
实践团队重点参与了电商直播的全流程运作。在为期三天的直播活动中,通过多角度展示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加工过程和食用方法,累计吸引观众1.2万人次,带动各类农产品销售800余单。直播数据表明,烟薯25和地瓜干最受消费者欢迎,占总销量的45%;而高粱饴、香椿酱等特色食品则获得了较高的复购率。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团队发现产品包装的视觉呈现和物流时效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调研发现,虽然王庄村的电商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利润空间,部分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专业电商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痛点,实践队提出建立区域物流集散中心降低运输成本、完善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开展常态化电商技能培训等建议。
在产品开发方面,实践团队注意到当地农产品深加工潜力巨大。通过市场调研,建议开发小包装即食型产品满足都市消费需求,创新组合装礼盒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利用短视频内容营销讲好农产品背后的乡村故事。同时,针对不同电商平台特性,制定了差异化运营策略:在传统电商平台突出产品性价比,在社交电商平台强化用户体验分享,在社区团购渠道注重配送时效。
此次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150份,走访农户及电商从业者30余家。数据分析显示,约65%的受访者认为电商显著提高了收入,但仍有部分农户因技术门槛而持观望态度。为此,实践队编制了《农产品电商入门指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解网店运营、产品拍摄、客户服务等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线上答疑群提供持续指导。
实践期间,团队还与当地电商服务中心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未来将通过定期培训、资源共享、数据对接等方式,持续助力王庄村电商发展。计划每月组织专题培训,内容涵盖平台规则更新、营销技巧提升等;建立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增强消费者信任;开发微信小程序商城,拓宽销售渠道。
王庄村的实践表明,通过电商赋能可以有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当地特色农产品借助数字渠道突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从"提篮小卖"到"品牌经营"的转型升级。这种"品牌化、专业化、品质化"的发展路径,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电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运营能力的持续提升,王庄村的特色农产品必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图为实践队合照。 唐烯恬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实践队还关注到电商发展对乡村产业结构的深远影响。电商不仅改变了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更倒逼生产端进行标准化、品牌化升级,促进了三产融合发展。这种变化正在重塑乡村经济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未来,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农产品电商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雨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