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乐和鸣,童心筑梦 ——新华学子在“唱响诗篇”美育课程的诗意旅程

发布时间:2025-08-07 21: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姜欣冉   阅读 5.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李秋羽)美育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个体在审美实践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依托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2025712-721日,广州新华学院村香晨韵突击队深入普宁市北山小学开展了以蝉鸣夏日文明筑梦”的暑期美育课程,同时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特色美育课程之一——“唱响诗篇”。一门诗歌与音乐结合的课程,为该校学生打造了一场诗乐共融的视听盛宴。

当诗歌的韵律撞上音乐的节拍,当纸面的文字跃入自然的怀抱,一场关于美与创造的奇妙旅程在校园里悄然绽放。近日,“唱响诗篇”系列美育课程以诗为媒、以乐为翼,带领学生们在文字与音符的交织中,触摸艺术的温度,播种想象的种子。

诗歌筑基:在文字里种下想象的种子

诗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为引领学生深入诗歌的殿堂,体验诗歌与音乐交织的美妙,队员们精心策划,与学生共同学习诗歌的基础。从现代诗的自由灵动到古典诗词的含蓄隽永,从“海浪是沙滩的妈妈”的童真妙喻,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缠绵意境,学生们在对比赏析中读懂了诗歌的密码——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意象,或是金黄的月亮“住在天上”,或是风儿“不舍得吹乱小姑娘的辫子”,都是诗人心灵的低语。意象是诗人心灵的窗口,透过它们,学生们能窥探到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当诗歌的韵律与意象在课堂上缓缓铺展,学生们便循着这缕微光,轻轻叩开了诗歌的门扉。在具象与抽象交织的意境中,他们渐渐读懂文字背后的深情,一步步走进那片诗意葱茏的天地,为往后提笔创作埋下了灵动的种子。

 

图为队员讲授“唱响诗篇”课程

户外采风:聆听自然的语言,笔落成诗

大自然是诗歌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在“唱响诗篇”课上,队员们讲解完诗歌入门基础知识后,会带领同学们出门采风,聆听大自然的语言。“走,我们去问一问小草的秘密!”带着满心期待,学生们踩着阳光走进户外。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鸟雀落在枝头的啾鸣,甚至泥土湿润的气息,都成了创作的灵感。他们蹲在花丛前观察蝴蝶振翅,趴在草地上倾听虫儿私语,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记在本子上——“云朵是天空的棉花糖,被风儿啃出了小洞”“雨下得很慢,不舍得打湿母亲晒的被子”。

学生们用敏锐的心去捕捉这些自然的语言,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化作灵动的诗句。这些带着草木清香的句子,比课堂上的想象更添几分生动。原来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教会学生们用心灵感受世界,让诗歌从纸面生长到天地间。

 

图为队员带领学生户外采风创作诗歌

拼贴成诗:让碎片绽放意外的惊喜

课程的最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拼贴诗创作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旧报纸上的只言片语,杂志里的斑斓图案,在他们手中变成了“云边有个杂货铺”的奇幻场景,或是“雨点儿落在回忆的树上”的朦胧意境。不用讲究平仄,不必拘泥对仗,剪剪贴贴间,每个人都成了独一无二的诗人。剪刀开合间,碎纸片长出了翅膀;胶水凝固时,零散的意象凝成了星河。每个学生都成了点石成金的诗人,让寻常碎片在创意里绽放出不期而遇的惊喜。

 

图为学生“儿童诗歌”与“拼贴诗”的创作展示

诗乐共融:让古典与童真在歌声里相遇

李清照的《声声慢》如一幅淡墨山水画,在学生们眼前铺展开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叠字里,藏着说不尽的温柔与怅惘。队员们没有过多解释词句深意,而是播放了改编版的《声声慢》歌曲——当婉转的旋律裹着“满地黄花堆积”的意象流淌而出,学生们忽然懂得:原来千年前的文字,能在音符里焕发新的生命。

“我们也来试试!”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学唱改编歌曲,还试着用奥尔夫乐器为《声声慢》改编歌曲谱上简单的节拍。有人用碰铃为白马踏新泥”伴奏,清脆的声响恰似白马踏新泥;有人给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配上铃鼓轻摇,仿佛真的听见炊烟袅袅升起。歌声里,古典诗词的韵味与孩童的纯真撞了个满怀。721日的结营汇演上,学生们将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声声慢》用歌声唱出来,这一刻,诗歌与音乐完美融合,共同奏响了一曲曲震撼心灵的交响曲,为这次汇演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图为队员讲解奥尔夫乐器的用法

图为全体四年级学生合唱《声声慢+青花瓷》

当拼贴的诗句还带着胶水的微黏,当《声声慢》的余韵仍在教室回荡,这场以“唱响诗篇”为名的美育之旅,早已在学生们心中织就了一张温柔的网。诗歌筑基时埋下的想象种子,在户外采风的阳光雨露里破土而出;拼贴成诗的奇思妙想,为稚嫩的文笔插上了翅膀;而诗乐共融的瞬间,更让文字与音符碰撞出跨越时空的火花。

美育沁人心脾,启人心智。当乐器声与童声交织成歌,这场诗乐之旅落下了帷幕,却在心中播下了美的种子。正如学生们写下的:“纸页上的字会发芽,长成会唱歌的花。”愿这份在蝉鸣夏日里播下的诗意,能伴随学生们走过漫长岁月:让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依然能从一片落叶里读出诗行,从一阵清风里听见旋律,在平凡生活中始终保有感知美、创造美的勇气。这便是美育最珍贵的馈赠——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追光者,在真善美的星河中,永远保有一颗会唱歌、能做梦的童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姜欣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