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课程浸润童心:惠州学院千灯同舟队在阳春市河㙟镇文化站开展多学科趣味教学

发布时间:2025-08-08 00: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黎清如   阅读 4.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黎清如 田梦媛)为丰富乡镇学生暑期生活,助力孩子们在暑假快乐成长,近日,惠州学院千灯同舟队在阳春市河㙟镇文化站开设一系列暑期趣味课程,涵盖生物、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通过视频讲解、互动游戏、动手实验等丰富形式,让当地学生在欢乐中探索知识奥秘,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     “神奇动物之旅”趣味生物课率先拉开序幕。课堂上,老师借助生动的视频与纪录片,带领同学们走进动物迁徙的世界:从迁徙的含义、目的到具体过程,从常见迁徙动物的“远行”故事到角马穿越湍急河流的震撼画面,一个个知识点变得鲜活可感。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分享见解;分组游戏中,大家化身“动物迁徙小队”,以掷骰子模拟“渡过12个月份考验”,在竞争与欢笑中深化对生物迁徙知识的理解。

图为“迁徙生存大挑战”游戏环节。黎清如供图

科学小实验课堂聚焦物理原理,以三个趣味实验让抽象知识“落地生根”。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操作: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倒置,水被稳稳“锁”住,直观感受大气压的作用;将乒乓球放在装满水的瓶口倒置,球体像被“粘”住般不掉落,解锁张力的秘密;把加热后的塑料瓶放进盛水盘子,观察水被慢慢“吸”入瓶中的过程,理解热胀冷缩原理。奇妙的实验现象让课堂充满惊叹,孩子们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认知。

图为“纸巾封印术”实验。黎清如供图

图为“水吸乒乓球”实验。黎清如供图

图为“热胀冷缩”实验。李晓桐供图

“3D城市建筑师”趣味数学课为此次系列课程画上句号。课程创新采用“理论-实践-创造”三维教学模式:理论环节,通过动态演示让二维图形逐步转化为立体模型,生动诠释点、线、面、体的转化过程;创意构建环节,各小组同学通力合作,运用柱体、锥体等几何体进行组合创作,展现对空间结构的独特理解;作品展示时,同学们踊跃讲解创作思路,课堂气氛热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巩固了几何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图为小组学生动手操作环节。李晓桐供图

图为成果展示。黎清如供图

从生物迁徙的自然奇观到物理实验的科学原理,再到数学构建的空间逻辑,千灯同舟队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知识不再枯燥,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好奇与热爱的种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黎清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